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
本文关键词: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当代中国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未成年人将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我们要特别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具有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而目前,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培养还存在许多缺憾,造成这些缺憾的原因是受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培养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任重道远。 基于此,本文力求对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作出有益的探索,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法律意识的含义和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文中阐述了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第二部分通过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现状,并从未成年人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角度分析其原因;第三部分,论述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全方位营造培养环境,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渠道等多环节改善课堂教学;从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强化实践环节,目的是构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构成的法制教育网络,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以期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未成年人 法律意识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导论7-8
- (一) 选题意义7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7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7-8
- 一、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8-12
- (一) 法律意识的含义8-10
- (二) 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10-12
- 二、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2-20
- (一) 我国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12-15
- (二)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5-20
- 三、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培养的实现途径20-33
- (一) 营造全方位培养环境,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20-27
- (二) 改善课堂教学环节,丰富青少年法律知识27-30
- (三) 强化实践环节,培养未成年人法律行为30-33
- 注释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栋;;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2 杨颖秀;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滞后与对策[J];中小学管理;1994年01期
3 项传军;;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基于广东某市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张灵;;教育重点关注问题——“数字化”未成年人犯罪[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03期
5 丁岗;;谈谈科技人员法律意识的强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9年03期
6 吕连萍;;未成年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7 王牧;张远煌;叶青;夏阳;张宇;林维;万春;;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与走向[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林钤;;浅谈编辑工作中的法律意识[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齐慧;;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10 冯水陆;牟兰;;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矛盾简析[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福茂;;律师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邹玉书;;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3 张秀玲;维英;;中蒙处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康均心;王敏敏;;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李维国;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9 何有立;;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与学校德育工作思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张远煌;姚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晓燕;未成年人抢劫罪之成因[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本刊记者 宋永安;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N];开封日报;2005年
3 记者 陈乃琳;未成年人犯罪引人关注[N];潮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余霞 通讯员 郑玉蒜 蔡鸳鸯;去年我市未成年人犯罪人数:169[N];石狮日报;2010年
5 臧玉龙 崔为好;为了他们今后的人生[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陆崇林 通讯员 封伸先;法制大餐进校园[N];钦州日报;2008年
7 林南南 张晓倩 费季为 叶晓飞 记者 姜文明;四平地区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8 陈振武 陈秀敏;花朵的鲜艳需要阳光[N];今日信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利 本报通讯员 李琛;还青少年纯净天空[N];安徽日报;2005年
10 汪俊英 作者系河南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副教授;农民的法律意识亟待提高[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徐嘉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季;少年违法犯罪与少年司法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党日红;中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胡昊昕;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代志鹏;司法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锐敏;“行政下乡”与依法行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叶立周;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玉江;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国民基础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玉;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临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海霞;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武建朝;家庭功能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先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宋文婷;论刑罚后遗效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8 胡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李静;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秋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63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6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