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追求卓越与平等的合一:美国高中-大学课程衔接中的双学分课程

发布时间:2017-09-04 09:30

  本文关键词:追求卓越与平等的合一:美国高中-大学课程衔接中的双学分课程


  更多相关文章: 双学分课程 课程衔接 卓越与平等


【摘要】:高中与大学课程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美国已形成了AP课程、IB课程和双学分课程为主的三种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其中以双学分课程最具代表性,它凸显了长期以来美国教育倡导的"追求卓越与平等合一"的基本精神。本文通过对双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质量保障以及财政资助问题的阐述,期望为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双学分课程 课程衔接 卓越与平等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1952年,安德沃(Andover)、埃克塞特(Exeter)和劳伦斯威尔(肠wrence诅e)三所著名高中与哈佛、普林斯顿、耶鲁三所大学的研究者对高中最后两年和大学第一年的课程重复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在《中学和大学的通识教育》中指出高中与大学教学重复严重、时间和经济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信,饶开芹;工科本科专业教育计划结构模式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年03期

2 桑镛炳;;浅谈修改本科后段教学计划的基本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1992年01期

3 王小梅;美国中学理科课程与大学的衔接问题[J];教育导刊;1994年Z1期

4 王晓黎;浅谈几个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成人教育;1994年09期

5 纪鹰;对成人脱产学习形式的思考[J];成人教育;1995年Z1期

6 任枝明;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的持续与社区教育中心[J];成人高教学刊;1996年06期

7 王晓东;课程衔接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西阳;推进全球中学教育一体化的学士前国际标准课程[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05期

9 王晓东;课程衔接质量与教师专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10期

10 陈燕;面向21世纪,加强工科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蔡文彩;;九年一贯制与社会科课程统整[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高原;;农科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代耘;黄兰;;浅谈高职医学教学中人体结构学与生理学的衔接[A];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高永辉;;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祖业发;;学生制图能力下滑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竹青;;《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浅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陆珊瑚;;高初中生物新课程衔接教学的对策[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贺拥军;李侃社;蔡会武;;应用电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建立;教育部采取措施推动职业教育[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刘浪 邓步来;重庆职业教育好红火[N];重庆日报;2002年

3 郄海霞;澳大利亚新增副学士学位[N];科学时报;2004年

4 叶志卫 本报记者 石义胜;民校老师频换累及学生[N];深圳特区报;2004年

5 康笪公;SUNY海事学院希望吸引更多中国学生[N];中国水运报;2005年

6 屈庆华;这里有属于我的课桌[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蒋夫尔;新课改遭遇初高中课程衔接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提升素质,《科学素质纲要》出发点与落脚点[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记者  王瑟;数理化三门学科有了衔接指导意见[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王有佳;首家“科学商店”将进社区[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90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90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