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成长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教师的专业认同是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专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身为教师的理解与看法,具有自觉性、建构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教师的专业认同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师教育的关键所在。激发教师的专业认同意识、培养教师的专业认同情感、践行教师的专业认同行为是形成与发展教师专业认同的主要策略。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教师专业认同 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人开展,人们逐渐由关注课程的规划和编制转向关注课程的有效实施。作为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最直接因素,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成为研究的焦点。从现有研究看,,研究者多力图从“教师应当如何”的角度予以设计和论证教师的知识发展、技能提高以及教师的角色转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2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4 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5 郭嘤蔚;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内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陈新汉;;自我评价活动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杨剑;陈开梅;刘晓伟;;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张传开,余在海;交往范畴和交往实践观研究之评说[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留义;;承认关系中的人性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留岚兰;工作特征、工作倦怠以及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燕;工作倦怠的跨行业调查和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植凤英;贵州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孟令芳;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工作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耘;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杨芳;理性之光[D];湘潭大学;2002年
9 蒋红斌;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先桃;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花;;教师专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1期
2 周建国;;让职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J];中小学管理;2006年08期
3 彭云霞;;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刘和;;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5期
5 范玉莲;;论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探索;2008年02期
6 马有;;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辩证关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5期
7 张丹东;;专家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广西教育;2008年Z4期
8 邹冬梅;;教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11期
9 陈明龙;傅敏;;家校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4期
10 顾永祖;;如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肥市48中课题组;;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模式[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黄益寿;;建构教师学习和实践活动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3 伍君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教师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与促进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7 ;强化师训基地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8 陈茜;;走在行知路上——省陶研会30周年会庆《行知伴我成长》论坛上发言[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笃行精进 “陶花”芳菲[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10 ;创新思路 科学实践 谱写陶研工作新篇章[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准胜 刘文_g;吉林主题教研促农村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吴骞;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莱芜日报;2010年
3 莲都囿山小学校长 何竹生;反思与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N];丽水日报;2008年
4 钱诚;“个人课题”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处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英山县雷店教育总支 蔡干;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N];黄冈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超群 见习记者 李颖 通讯员 厉苗军;上虞: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N];绍兴日报;2010年
7 谷清芬;乌审旗“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启动[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8 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如何避免教师专业成长中“兜圈子”?[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钱诚 储优君 张玉彪;金坛:“六大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第十九中学 杨文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五环节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美;美国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评估及认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谭菲;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吕琼;新课改下的学校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超;影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部分因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建波;基于生活世界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波;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课异构教研形式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邵芸;基于关键实习事件的实习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曾艳华;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红霞;大学与幼儿园伙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1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9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