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发布时间:2017-09-29 03:29
本文关键词:论当代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者,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奉献精神缺失的现象,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弘扬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必须严肃思考和认真解决的课题。 本论文探讨了奉献、奉献精神及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涵义,论述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及时代依据,分析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现状,提出弘扬当代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在理论上对教师奉献精神进行系统阐述。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奉献、奉献精神及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本部分从奉献及奉献精神的内涵判定,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含义及特征进行论述,重在突出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不仅是当代人民职业道德要求,更是当代人民教师作为道德主体具有的生动而具体的个体特征。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依据。从教师奉献精神的萌芽、形成、丰富,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成熟及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发展,阐述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历史渊源。引用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教师奉献精神的论述,说明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从当代人民教师的崇高地位如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当代人民教师的重要作用如关爱学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角度,论述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时代依据。 第三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分析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现状。当代人民教师的主流表现为平凡岗位默默耕耘、艰苦条件无私奉献、危急时刻恪尽职守;但也存在奉献精神的某些缺失现象,如:爱岗敬业精神弱化、教书育人意识淡薄、学术道德诚信失范等,分析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某些缺失的原因,包括职业信念淡化、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教师放松自身修养、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找准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缺失的根源,为加强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弘扬寻找逻辑起点。 第四部分:论述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弘扬。首先,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强化当代教育理论学习,提升当代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素养来加强当代人民教师的思想理论建设;其次,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引导人民教师强化自我修养;再次,注重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大力表彰师德先进,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来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最后,完善教师选拔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加大教师经费的投入来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目的在于大力弘扬教师奉献精神,使奉献精神内化为人民教师个人稳定的品质,成为他们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奉献 人民教师 奉献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5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第一章 奉献、奉献精神及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要义把握10-18
- 一、奉献及奉献精神的内涵10-12
- (一) 奉献的基本含义10-11
- (二) 奉献精神的基本含义11-12
- 二、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含义及特征12-18
- (一) 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含义13-15
- (二) 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特征15-18
- 第二章 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依据18-29
- 一、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历史依据18-20
- (一) 教师奉献精神的萌芽18
- (二) 教师奉献精神的形成18-19
- (三) 教师奉献精神的丰富19
- (四) 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成熟19-20
- (五) 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发展20
- 二、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20-24
- (一) 马克思关于教师奉献精神的论述20-21
- (二) 毛泽东关于教师奉献精神的论述21-22
- (三) 邓小平关于教师奉献精神的论述22-23
- (四) 江泽民关于教师奉献精神的论述23
- (五) 胡锦涛关于教师奉献精神的论述23-24
- 三、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时代依据24-29
- (一) 当代人民教师的崇高地位24-26
- (二) 当代人民教师的作用26-29
- 第三章 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现状分析29-35
- 一、无私奉献成为当代人民教师的主流29-31
- (一) 平凡岗位默默耕耘29-30
- (二) 艰苦条件辛勤工作30
- (三) 危急时刻恪尽职守30-31
- 二、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某些缺失现象31-32
- (一) 爱岗敬业精神弱化31
- (二) 教书育人意识淡薄31-32
- (三) 学术道德诚信失范32
- 三、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某些缺失的原因分析32-35
- (一) 教师职业信念淡化32-33
- (二) 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33
- (三) 教师放松自身修养33
- (四) 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33-35
- 第四章 当代人民教师奉献精神的弘扬35-46
- 一、加强当代人民教师的思想理论建设35-37
- (一) 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35
- (二) 强化当代教育理论学习35-36
- (三) 提升当代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素养36-37
- 二、引导当代人民教师强化自我修养37-40
- (一) 提高道德认识37
- (二) 陶冶道德情感37-38
- (三) 磨炼道德意志38-39
- (四) 坚定道德信念39
- (五) 培养道德行为39-40
- 三、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社会氛围40-42
- (一) 注重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40-41
- (二) 大力表彰师德先进41
- (三) 形成良好的校风41-42
- 四、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42-46
- (一) 完善教师选拔制度42-43
- (二)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43
- (三) 完善师德考评制度43-44
- (四)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树德;何为人师——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传金;;论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王玲;师德的核心:敬业、爱岗、奉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08期
4 李瑶;李星;;新时期师德建设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章梅;从教师的导向功能谈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6 李伯华;;校长要扮演好五种角色[J];教育;2009年18期
7 崔铭康;认真学习 努力实施《纲要》 推进广州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座谈综述[J];广州教育;1993年06期
8 郑历兰;;邓小平关于奉献精神论的探析[J];理论界;2006年03期
9 庞晓丽;敬业 奉献 爱生[J];青海教育;2005年Z1期
10 周济;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J];人民教育;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939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93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