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县域教师流动机制实施框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构想

发布时间:2017-10-18 08:03

  本文关键词:县域教师流动机制实施框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构想


  更多相关文章: 县域 教师流动 机制


【摘要】: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农村义务教育收归县管和优先发展的新形势为背景,从县域教师流动机制的内涵、宗旨、实施原则、实现途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构想通过实施县域教师流动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
【关键词】县域 教师流动 机制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由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和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这加剧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从根本上制约着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新世纪以来,在农村义务教育收归县管和优先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县域为单位,探讨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文丰;教师合理流动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2 缪丽;对美日教师聘任制度的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汪丞;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比较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汪丞;中日教师流动:比较与借鉴[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朱永坤,曲铁华;中日教师继续教育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施晓卫;骨干教师外流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5年07期

5 马敬华;美、日教师专业发展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黄俊;;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研究综述[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7 罗如新;日本师资培养教育的动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9期

8 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9 毕正宇;论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关系[J];天中学刊;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建团;挑战·反思·对策·展望[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胡涛;初探我国教师的职业定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玉凤;中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姜勖;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6 卫晓燕;现状问题对策---一对建立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玉珍;初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横向衔接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安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海雁;城镇化进程中乡镇中学老师继续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英芬;;县域教师流动现状、问题及对策——以A县为例[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2 李宜江;;论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3期

3 魏登尖;廖其发;;县域内影响教师合理有序流动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教育均衡发展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6期

4 孟令熙,刘圣福;校长应具备的六种观念——从教师流动管理的角度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 孟令熙;校长应具备的六种观念——从教师流动管理的角度分析[J];陕西教育;2005年02期

6 楚楚;;教师眼中的流动制[J];教育;2010年10期

7 田明;;教师流动不该是变相惩罚[J];山东教育;2008年17期

8 马朝阳;;从“公用地悲剧”看教师流动失范的制度缺失[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王甲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的政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4期

10 王征顺;赵建斌;;教师专业发展语境下的教师流动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汉族;彭世华;谭日辉;;从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人均年总收入看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来自湖南省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巴东神农溪高中教育科研课题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黄泽义;;浅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冯文全;夏茂林;;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王成兴;;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问题的四大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唐宗琴;;民办学校教师的现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李小土;;基础教育制度中的顾客机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李伯玲;袁桂林;谢李雪;;县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及其破解——Y县的个案[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曹中平;朱丹;;湖南省民办学校教师离职意向心理动因的初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李伟涛;流动机制设计要真正实现“增值”[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仇逸 杨金志;教师流动可试“无校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周洪宇;教师流动 步伐迈大些[N];团结报;2010年

4 郭文婧;教师流动不能简单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 王少华;教师流动既要积极更要稳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王一军;用专业的眼光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磊;“区管校用”促城乡教师流动[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冯永亮;李和平委员:建立区域教师流动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泰州市教育局 戴荣;做好教师流动工作应注意些什么[N];泰州日报;2010年

10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潘少波;正确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苏文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卫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力;义务教育阶段山西农村教师流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高波;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克兴;贫困地区教师流动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訾敬;对山东省贫困地区莘县2000—2004年教师流失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贾志文;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韩红梅;北京市合法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孔祥娜;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3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53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