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学校文化重建:课程改革的重大诉求

发布时间:2017-10-18 08:04

  本文关键词:学校文化重建:课程改革的重大诉求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推展的进程中,学校文化重建这一论题被当然地推向前台。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因此,建构课程文化、对话文化和生活文化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于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以往教育教学改革相比,显著的特点是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来抓,并且,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生成课标,从课标生成“一纲多本”的教材,从课标、教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有梁;;三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屠莉娅;;课程改革与政策生态之关联——基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3 刘淑红;;高职院校“材料化学分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张虹;王蔷;;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对五个特殊疑问词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恩茂;吴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的“分”与“合”[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周靖毅;;教学认识论的发展——怎样认识更有价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2期

7 张荣伟;;“新课程改革”:本体结构、认知框架与改进思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靳健;王从华;;语文课程审美教育本体论的理论变迁[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3期

9 张娟;;课程政策规避的症结及其消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伊伶;;“实践—审议—开发”模式对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适用性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立为;语言运用教学的反思与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健;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中莲;近十年中日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倩;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古晓刚;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凤;概念为本的科学课程设计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8 杨林;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从实然与应然视角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贾涛;课改十年:教师课程观念变革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斌;昆山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利平;;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三)——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隐性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肖龙海;;“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黑晓佛,金东海;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0期

4 李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探索;2006年11期

5 ;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下半年专题策划[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04期

6 孙艳;新中国三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及其学生观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8期

7 孔锴;;浅谈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张迎春;袁丫丫;;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当代教师教育;2008年03期

9 于翠翠;朱成科;;知识观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郝德永;;从两极到中介: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姝;卢秀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石荣欣;;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师范教育课程[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4 高霞;;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症结与超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封平华;赵自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师几何课程学科教育目标[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义军;梁映;;高职空调工程技术应用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李云;;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8 吴慧媛;;《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孟雪征;曹相生;;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杨靳葆;贾建敏;;基础教育与民族素质[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卫(作者单位:大庆第六十九中学);抓住“课程改革”契机构建“学校文化”新高地[N];大庆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吕扬;陕西八年课改带来七大变化[N];陕西日报;2009年

3 天津教科院教授 王敏勤;在研究中行动 在行动中研究[N];天津教育报;2008年

4 雨文 木子;教育发展论坛在昆开讲[N];云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周波;成功的基础教育应让儿童感动[N];成都日报;2008年

6 张雯婧 实习生 王音;蓟县基础教育闯出科技创新路[N];天津日报;2010年

7 赵满忠(作者单位:大庆一中);基础教育的提升与超越[N];大庆日报;2005年

8 记者 王俊斌;潞城基础教育课改经验全省推广[N];山西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罗霞;今年基础教育要办好5件大事[N];云南日报;2003年

10 湖南省人民政府 王孝忠 赵爱平;坚持三“优先” 均衡发展基础教育[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立忠;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s,

本文编号:1053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53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