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教师评价的认知和偏好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教师评价的认知和偏好
【摘要】:研究了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教师评价的认知和偏好。结果表明:⑴评价语言形式影响小学生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名词评价被认知为更强,更稳定和更有适应性。⑵小学生对不同语言形式的教师评价有不同偏好。被表扬时,更喜欢名词评价;被批评时,更喜欢非名词评价。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学生 语言形式 教师评价 认知 偏好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06200524);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6JDXMXLX01)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前言传统观点认为,态度是有组织、持久的信念和情感。新近观点认为,态度并非稳定的表征,而是短暂的建构,受认知因素影响[1]。语言影响对他人的认知[2]。语言形式的变化,“She danced with him”或“He danced with her”,影响强奸案中的责任评价[3]。话语中动词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维廉;姚舟;;六年级小学生的抑郁症状及与教师评价、同伴关系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11期
2 孙晓曦;王同顺;;小学生第二语言语用能力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7年06期
3 卞丽华;;快乐课堂 童心飞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初探[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4 段世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音乐世界;1981年06期
5 段斌;;小学生混淆"的、地、得"的原因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1987年05期
6 梁栋华;;缺陷激发奋斗[J];南风窗;1990年06期
7 智军;傅文波;;山村老愚公[J];中华魂;1996年10期
8 褚远辉;浅析小学生自律能力培养[J];普教研究;1997年04期
9 曹祈东;;开心碰碰车[J];小火炬;2002年11期
10 彭鹏;那就是爱[J];中国校园文学;2004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2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俞剑峰;;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志红;;西安市某小学2004-2006年在校儿童意外伤害调查[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刘成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榜样及选择依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李晓云;翟庆香;徐金秀;;兰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李霞;夏青;;论对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蒋异;;再品茶[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其江 刘琦;祖国的花朵需要你的呵护[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记者 薛蕾;春节“迟到”,本学期超长[N];无锡日报;2007年
3 张海庭邋牟进军 记者 林媛;3335小学生早餐免费吃鸡蛋[N];烟台日报;2008年
4 李扬;“成长的烦恼”真不少[N];新华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坤 通讯员 常英;家长,多陪孩子玩玩吧[N];东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林淑霞;如何帮“小朋友”成为“小学生”[N];福建日报;2007年
7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李贤良;长沙开福区两万余小学生在游戏中开学[N];光明日报;2006年
8 乐山师范附属小学 王惠津;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原则探微[N];乐山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啸飞 通讯员 唐连生;花季少年为何成了盗贼[N];秦皇岛日报;2007年
10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 许凯潘;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如何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斌;转型时期通往教育自觉的高校教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先红;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语言形式与文本意义的关联研究(1917-1949)[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卫红;发展性教师评价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启武;城西小学的教师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宏鉴;网络对外汉语教师的评价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张金玉;基于电子教学档案的教师专业化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耿薇;基于教师发展的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喻冰洁;中学教师差异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韩义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评价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毛移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教师评价模式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少明;宝鸡市龙泉中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原因与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1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6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