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中家庭参与课程的框架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中家庭参与课程的框架设计
【摘要】:家庭参与子女学校教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它将积极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但是这些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是建立在教师具备良好的家庭参与信念和知识技能的前提之上的。家庭参与课程,就是以培养未来教师具备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伙伴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课程。本文针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中家庭参与课程的缺失问题,立足学校教师与家庭伙伴关系的角度,尝试建立新的教师教育专业家庭参与课程的框架,并对该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家庭参与课程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项目成果之一(C-b/2006/01/014)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今天的家庭赋予了子女的教育与发展以极高的期望。由于传统的升学的考试压力与就业竞争的加剧,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选择权。另一方面,我国国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今日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都逐渐认识到学校中广泛的家长参与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启光;家庭教育研究的现代化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庭;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2 李兰;家长教育行为与观念背离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银川江;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新途径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雅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艳国,田友谊;高中毕业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意愿调查报告[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4期
2 严由伟;;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与心理学实验室建设[J];教育评论;2005年06期
3 徐丽君;;教师教育音乐专业学生从教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年26期
4 谌晓芹;曾宝成;向文江;;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5 刘雪梅;;教师教育的主旨:培养创新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管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6 曾跃霞;郑传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三个趋向[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郭红霞;;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几点思考——基于职前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视角[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关洪海;;论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马建富;;职技高师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2期
10 王芳亮;杨必武;张广杰;;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周中梁;;家长参与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不可忽视的资源[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3 李丽;;家长参与及其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马彩云;吴丽;吴文乾;耿香菊;张迎辉;宋立新;高超;;家长参与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模式的效果效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杨启光;;英国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其教育意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赖丹凤;伍新春;;中小学生家长参与子女学业教育的态度、行为及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郁明;;节日环境氛围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可持续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马静秋;;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9 马静秋;;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沙莉;;家长参与《科学》学科教学评价[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云芬;云师大与6高校签订双学位教育合作协议[N];云南日报;2008年
2 王永飞;课改也需家长参与[N];辽宁日报;2002年
3 傅中笑;让家长参与“开放日”[N];浙江日报;2000年
4 常州市新桥中学 刘成;请家长参与是教育的需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5 记者 金敖生;绍一中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N];浙江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爱铭;家长参与办学,“话语权”能有多大?[N];解放日报;2011年
7 记者 余潇;20种失德行为“一票否决”学生家长参与师德评议[N];福建日报;2010年
8 蒋建华;跨越式发展:一个中心、两个基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俞立严;学生减负将邀请家长参与其中[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赵正元;搭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鹃;权力的迁移[D];河北大学;2012年
2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彤;美国“开端计划”历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我国城市小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绍洋;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月婵;家长参与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卫国;地方转型师专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邰晓晔;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元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可行路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美燕;家长参与是学前课程改革的保障[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丽;家长参与及其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5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7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