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
本文关键词:比较教育功能的时代转换:从借鉴到理解
【摘要】:自1817年至19世纪末,“借鉴”作为比较教育的重要功能,受到比较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进入20世纪后,因素分析法被广泛运用,借鉴的功能开始式微。60年代以后,定量的方法受到重视。80年代后,定量与质的研究方法两者呈现出兼容性特征,比较教育解释的功能凸现出来。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
【关键词】: 借鉴 解释 比较教育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一“、借鉴”作为比较教育功能的式微关于对比较教育在历史上的功能的分析,美国比较教育学者贝雷迪将比较教育的目的、功能和研究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借鉴阶段(1817年至19世纪末)、预备阶段(20世纪上半叶)、分析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1]我们认为比较教育的功能(或作用)在历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学风,冯增俊;试析当代世界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2 W·布雷岑卡,李其龙;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4期
3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中逵;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李现平;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3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傅松涛;比较教育学学科形象的科学定位——教育形态类型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郑富兴;范增钍;;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杨洪;;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8 徐辉;王正青;;康德尔比较教育方法论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9 袁利平;;基于科际整合研究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顾明远;阚阅;乔鹤;;改革开放30年中国比较教育的重建和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7 王启祥;藏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立忠;课堂教学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淑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佟晓珊;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交叉学科发育状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尚玉慧;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艳琴;C.阿诺德·安德森结构功能主义比较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姜健;我国研究生信息素养问题剖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郝安利;幼儿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关系之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春英;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理性转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楚海莲;挪威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盖尔·P·凯利,郑桂泉;比较教育的论争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5期
2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中逵;当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娟涓,徐辉;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借鉴问题的反思——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出发[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容中逵;;借鉴:比较教育研究向度的“中国之维”——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借鉴目的及其功能实现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李久军;姜志坚;;反思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借鉴问题——基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8期
5 郭凌云;;因素分析法及其意义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19期
6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7 祝黄河;论正确对待外来文化[J];九江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8 纪亚木,李达;借鉴与改革——谈对外教育合作项目管理为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服务[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刘鄂培;为中华民族培养心灵美的一代新人——评《先秦儒家思想三论》一书[J];职大学报;1997年03期
10 彭金荣;韩国经济再现“汉江奇迹”的原因和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耿;;比较教育研究在中山大学的早期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郭婕;;比较教育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3 张玮光;刘俊玲;赵新;卢桂章;;微操作机器人编程语言[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韦宏让;季保德;;用全熔融新型塔式风冷造粒工艺生产复混肥的技术优势及其可借鉴之处[A];全国第14届新型肥料技术及新工艺推介研讨会论文资料汇编[C];2009年
5 王宗廷;;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沈文华;;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搞好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7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崔建军;张玉池;蔡自兴;;神经网络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9 邹德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10 王韩;;发展信息产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台湾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和启示[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宁海闻裕顺幼儿园 童海安;借鉴探索反思[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记者 纪肖鹏;韩国车业现状对中国有何借鉴[N];财经时报;2000年
3 驻纳米比亚使馆经商处 吴景超;纳米比亚鸵鸟加工业发展值得借鉴[N];国际商报;2001年
4 记者 安平印;监管与发展并举 借鉴与开放同步[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丁韬;业绩预测可借鉴“安全港”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2年
6 惠凤;业者可借鉴成功历程[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7 新华社记者 姜岩;中国科普经验值得借鉴[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陕西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借鉴中不断认识资本主义[N];陕西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张群英 潘永花;借鉴IBM[N];网络世界;2002年
10 蔡f ;西部开发:借鉴之前看差异[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垠红;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焦凤梅;挑战与应对[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章博;《鹿特丹规则》研究:制度创新与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纵;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谢海;欧盟消费者保护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日本高校德育内容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杨志勇;论我国城市治安管理机制的完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任鹏昌;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锋;论离岸金融的法律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吴丽;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及完善[D];青岛大学;2007年
6 许薇;泰国“企业化政府”改革及对中国的借鉴[D];山西大学;2007年
7 陈慧荟;优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武;住宅设计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陈婷;尴尬与借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凤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77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07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