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
本文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以探讨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为基点,对网络德育教育思路进行了认真思考,旨在说明:在网络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德育教育,而且更要关注网络德育教育。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网络德育教育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通过信息发布、德育网站建设、聊天辅导等方式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活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德育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必须重视和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一、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1.网络已成为西方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喜清,赵德才;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影响及其对策[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2 万资姿;网络伦理与既有伦理的差异与联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黄金满,李忠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综合治理信息网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娄耀雄;建立网络传播权的新视角——从版权的板块保护到版权的集成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王想平;论网络道德基本规范的建构及其发展前景[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
6 饶艳;CNII信息的公共获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03期
7 陈芬;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关怀[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二)[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9 王怀诗;;网络文化帝国主义:起源、表现及其伦理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10 黄寰,谢敏;对网络公共关系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娄耀雄;;建立网络传播权的新视角[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别传武;信息资源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赵应云;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波;从肢体延伸到思想渗透: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传媒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晓钢;论网络时尚对青年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蔡隆;网络时代与中学生健康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慧芳;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曹海浪;论网络道德主体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7 易艳;关于网络伦理规范建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陈雪辉;《案例》:RPS公司[D];暨南大学;2002年
9 马立;计算机黑客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10 焦建英;我国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波林;李英辉;;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看体验式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2 卢喜朋;黄美益;;关于德育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3 杜红;;浅析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整合[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2期
4 史印花;;德育教育引入传统文化的创新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5 孙瑞国;;网络平台下面临的德育教育问题[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3期
6 史印花;;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7 张海涛;;浅谈网络德育教师素质结构[J];华章;2011年22期
8 陈佳莹;刘友权;;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马鞍义校教育实践[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9 刘淼;;对班级德育教育的一点看法——教书育人,德育先行[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0 毛晓伟;;刍议提高课堂教学德育性的有效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英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机制是和谐育人的最佳范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2 胡英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机制是和谐育人的最佳范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3 孙延禄;;自办展馆育后人[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琳;;众手浇开德育花[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刘树梅;;当代德育教育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孝礼;;强化德育教育 培育一代“真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7 宋馨梅;;做让每个孩子都闪光的阳光天使——也谈班主任如何抓德育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杨占华;马成金;;浅谈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美学思想[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9 李淑慧;;浅谈德育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黄少琴;;浅谈毛泽东、邓小平的德育教育思想[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州西湖中学 刘元江;德育教育之我见[N];黄冈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俞瑞娟、王新红;吉木萨尔县:德育教育形成体系[N];昌吉日报;2009年
3 栗新;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N];青岛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薛荣荣;巴楚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N];喀什日报(汉);2009年
5 通讯员 喀组研;我区大力加强学生德育教育[N];喀什日报(汉);2009年
6 杨立霞;开展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N];四平日报;2009年
7 记者郝静;福海县把德育教育放首位[N];阿勒泰日报;2010年
8 记者 孙刚;天津网络德育全国前列[N];天津日报;2004年
9 段绍康 王从军;注重德育教育 促使孩子健康成长[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10 于风兰;学校如何以德育教育学生[N];西藏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雪荣;中学德育网站建设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晓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树船;中美两国学校德育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朱春阳;德育教育的社会化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5 裴芳芳;青少年网络德育研究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宝利;青少年网络德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会娟;主体间性视阈中网络德育主体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伟;青少年“网络德育”及其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欣;运用手机媒体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效果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敏;[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69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6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