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归因理论在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1 02:20

  本文关键词:归因理论在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归因理论 职业咨询 职业观念


【摘要】: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关注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压力与困惑,这些压力与困惑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大学生不能正确归因造成的。归因理论可以从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分析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成败,更好地指导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客观、理智地对待各种问题。
【作者单位】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l-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心理学家推动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一般说来,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煜明;李梅;;动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教育训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2 周国韬;;谈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06期

3 Harold H.kelley;John L.Nichela;王叶舟;;归因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986年02期

4 吴芳;归因理论在行为分析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郭振芳;;归因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2期

6 史卫燕;;归因理论流派及相关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09年20期

7 张俊友,郝丽卿;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8 赵亮培,鹿元香;归因理论与学生自信心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张中仁;;西方归因理论的应用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林;;职业心理理论及其研究进展综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2 刘彦华;杜卉;;成就动机与大学生考研心理[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雷五明;;论心理咨询与职业咨询的异同[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卓亮;林钟敏;;大、中学生自我学习期望心理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董及美;沃建中;潘洁;;中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研究及常模的初步制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雷开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理论基础[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乔冻梅;;学生写作动机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戴美林;慈建芳;;初中生双性化人格与交往归因特点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方平;刘跃雄;;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跃雄;方平;;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基于认知动机理论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何佳颐;“心理CT”查心病[N];健康时报;2003年

2 丝马;警惕职场“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芳;大学生自尊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娜;基于归因理论的情绪衰竭的影响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昌龙;学业领域内存在归因与原因归因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桂华;重庆市高校在校硕士生交往归因特点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陈效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责任归因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俊华;小学生对错误行为的归因倾向与责任归因过程[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晓宏;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馨侬;无锡综合高中学生归因特点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聂晓飞;大学生归因方式、焦虑水平及其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杨淑芸;想象膨胀中熟悉度与感知积累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9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69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