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23:33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贫困大学生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SCL—90各症状因子贫困生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多采用自责、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有显著差异;应对方式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需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作者单位】: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基础部 广东嘉应学院卫生所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倍受关注,仅从症状表证的角度来阐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不能满足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难以真正解决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卫生问题。Peli-etier于七十年代提出“现代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应激能否引起健康损害,与应激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2年09期

3 张建卫,刘玉新,李顺鄮;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新娟;浅析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改善的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2 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3 李春莉;刘蓓蓓;杨少文;李晓玲;;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邓治文,龙晓东,廖湘蓉,杨小玲;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特征的理论分析与教育对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吴滇;郭宪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许平;;关于高校贫困生群体消极心态的思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李艳红,张佰恒;高校贫困生的焦虑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1期

8 余国宇;大学校园学生贫富差距现象及对策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李凌汉,田华文,李灵芝,韩立新;农村特困大学生不良心理矫正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辛勇;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4 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5 尹海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7 左晓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杨林香;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困境与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晓丹;贫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2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平;;对问句的几种应对方式[J];思维与智慧;1987年05期

2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04期

3 梁执群,王英,姜峰,郝晓萍;影响医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因素的性别差异[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4 陈恩辉;心理应激反应与人格特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董敏志;战胜自卑[J];心理世界;1994年02期

6 胡献章,向孟泽,马渝根;四川蒙汉小学生应对方式的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1995年03期

7 吴任钢;家庭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J];健康大视野;1995年02期

8 ;开心信箱[J];健康大视野;1995年05期

9 董嵇野;焦虑的化解[J];心理与健康;1995年03期

10 施铁如;中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J];现代哲学;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瑶;吴振云;孙长华;吴志平;许淑莲;姜涛;;应付方式年龄差异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陈华;宋月丽;;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王益荣;郑海松;张伟良;;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毛雪琴;潘芳;;癌症诊断对乳腺癌病人的情绪影响及相关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6 陈丽华;;统招生与职业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7 马艳;;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郑胜圣;张泱;郑全全;;高中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陆亚文;李英霞;郭金宏;曹长安;高欢;刘铁榜;;与SARS相关精神障碍19例临床心理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中;涓涓细流汇天水 科技之光铸人才[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北京生命源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设立科技之光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倡议书[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记者 席淑君;不让一名孩子辍学[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记者 陈宗立、马振华;甘肃采取多种形式帮助特困生[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黄妙英;“国家助学贷款”在我区正式启动[N];广西日报;2000年

6 谢秋萍 郭海深;国家助学贷款为何叫好不叫座[N];湖南经济报;2000年

7 王小平;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南——《信息规则》[N];金融时报;2000年

8 记者 杨爽;我国金融机构助学贷款增长迅速[N];金融时报;2000年

9 记者 张帆;云南高校2万余名贫困生无一辍学[N];人民日报;2000年

10 杨雪梅;学费看涨 学子作难[N];市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金强;宋代岭南谪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鑫华;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学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郑桂芳;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欧阳常青;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颖哲;小学生在与同学冲突情境下应对方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洪;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凤娥;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卫红;高、低两类社会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珊;98例鼻咽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73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73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