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的成分、结构与培养策略
本文关键词:非智力因素的成分、结构与培养策略
【摘要】: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与智力因素相对应的心理学概念,它是指同智力因素活动有密切联系并能影响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是由注意、情感、意志、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兴趣、气质、性格等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机组合,在智力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教育功能。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自主与和谐发展的高度,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就是继续推行素质教育,因此,重视并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崇德,俞国良;对“非智力因素”争议问题的几点看法[J];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燕;;非智力因素与体音美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J];大众科技;2008年08期
2 符海平;;非智力因素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刘小平;;论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功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高科;张丹;岳雅琳;霍莉;权月华;王平;杨继科;;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甄银龙;;职业实用性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0期
6 王柏勋;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看作文互批的积极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03期
7 雷冬梅;;非智力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2期
8 程黎;胡永涛;毛莉丽;;10~12岁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智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比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玉文;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苗润玉;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与语文学习关系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谢海;小班化教学条件下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汪凤兰;关于非智力因素对护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5 伏俊成;重庆市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于唯;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英武;卫生士官学员非智力因素结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戴冰;基础美术教学中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彩凤;;论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齐管社;杨建文;;非智力因素的成分、结构与培养策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孙树文;;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非智力因素[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4 郭慧宇;;素质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7期
5 刘海燕;;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素质教育[J];考试(教研);2010年10期
6 郭毅斋;;谈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1年05期
7 杨兴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8 马忠诚;;素质教育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年42期
9 闫元朝;;浅谈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4期
10 刘继平;试论素质教育应把握的重点[J];商场现代化;2005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晓波;;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政治课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马一平;;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班级建设的工作重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姬金泉;叶威彤;;教育在别处——浅论教育主体对待非智力因素的态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俞承谋;刘力仁;唐俊颖;;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某些非智力因素以及人格特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张双所;;干扰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马晓明;;挖掘非智力因素,开发高中生潜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薛卫东;;论新课标下素质教育如何实施“因材施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8 郭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多元潜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董学文;;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吴福元;王养华;周家骥;;大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庆恒;非智力因素与军事教育[N];解放军报;2009年
2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宗小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点滴[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山东省蓬莱市北沟第二中学 周传弟;重视非智力因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王军;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N];甘肃日报;2008年
5 杨家安(东北师大美术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0年
6 邓撰相;“非智力因素法”的奇迹[N];长春日报;2005年
7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倪月红;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运用[N];学知报;2011年
8 赵月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9 上高县南港中学 晏祖才;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N];宜春日报;2009年
10 张洪超 王若 张舒;记者采访心理非智力因素刍议[N];中华新闻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荣敦国;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若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3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叶乔波;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黄和林;弈的奇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过广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个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丽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思润梅;中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慧峰;中学生物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蔚皓;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秀云;非智力因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谷丹丹;初中写作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文新;语文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卢彩霞;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月华;建立体育与健康教学环境体系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韦高罡;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87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8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