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
本文关键词: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
【摘要】:互动教学改革理论应该创新,才能指导互动教学改革实践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互动教学的界定不能拘泥于形式,而要看其实际效果;互动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互动教学的机制设计和过程控制。为了提高互动教学改革的成效和课堂教学质量,互动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双主互动”,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互动教学的作用与优点已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理论与方法研究仍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机制设计、过程控制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真正得到解决。加强互动教学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互动教学的本质特征、运营机制和教学功用的理解与认识,端正互动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环;互动教学法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2期
2 文萍;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建德;实施互动教学的几种策略[J];湖南教育;2002年11期
4 刘俊肖;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5年02期
5 王伟伟,杨秀丽;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新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6 魏锡山;论“双主互动”教学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1期
7 王秀村;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5期
8 孙发利,苏保卫;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军;;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语言VB》课程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09年18期
2 闫岫峰;张俊梅;;基于以输出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杨云母;;我国高校引进西方“两步制”教学模式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黄磊;;“项目+案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梁海燕;;浅议高职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设计[J];成功(教育);2007年09期
6 李维秀;;PBGS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以《旅行社经营管理》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刘基荣;对教学中“两个中心”的看法——兼谈税收教学的一些体会[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S1期
8 吴献文;陈承欢;;“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6期
9 朱敏;;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0期
10 江成承;;《普通心理学》课程课堂互动模式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翁慧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互动需求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章芳;中学历史学科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盛爱军;体验式互动教学的绩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晓琴;中学化学教学中“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扬利;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薛巧巧;学生参与课程决策的中外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黄伟;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尚丽娟;高中物理探究式互动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嵘;古代书院教学的互动特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2 程晓樵;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1年04期
3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6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6期
7 张建卫,刘玉新;MBA组织行为学的教书育人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4期
8 王秀村;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5期
9 马宁;余胜泉;何克抗;;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武;;谈谈互动教学[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2 邓云庭;;“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1年08期
3 罗小霞;;浅谈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11年17期
4 朱振强;;浅议初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07期
5 孙红;;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6 姚和平;;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学科师生互动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7 刘绍军;刘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7期
8 洪月华;庞超波;;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体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朱红健;;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03年03期
10 李鹏;王安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具体开展形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孔云霞;;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斌;;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4 陈永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5 李震;;地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创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胡瑞祥;梁宏;梁福沛;蒋毅民;;本科生论文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庆发;;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社会因素分析[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8 李明;李炎锋;王玲;汪海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范春霞;;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顺林 通讯员 许培贤;动漫化汉语互动教学系统走向全球[N];马鞍山日报;2011年
2 张志明 刘冰 孙永梅;寿光:案例互动教学提升警务效能[N];人民公安报;2011年
3 省校院现代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王鹏飞;精心选题 科学组织 搞好“2+1”课堂互动教学[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尔东;网络促进互动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康磊;我市开通城乡异地互动教学网[N];长春日报;2009年
6 罗正青;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苏军;创新能力培养从小抓起[N];文汇报;2011年
8 肖平 朝胜;广东启动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展翅计划”[N];科技日报;2011年
9 时玲娜;浅谈语文读写的互动教学[N];鹤壁日报;2011年
10 连云港市新浦区大村中心小学 丁尧青;创新能力培养四策略[N];中国体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盛军;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制度归因、实证分析与对策设计[D];同济大学;2005年
4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元芳;经济转型期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6 张立军;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总体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孙鹏程;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杨娜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林秀;清洁生产驱动因素及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王若平;银行监管行为的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锐敏;乡镇企业再思考:一个基于关系型合约的理论[D];复旦大学;2008年
2 桂黄宝;基于非完全共同利益合作创新机制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小娟;我国国有产权拍卖机制的相关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新钢;企业激励机制设计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越利;对建立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行政法制度结构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6 宫培海;国有企业经理人性化激励机制设计[D];山东大学;2005年
7 赵舒;基于股权的薪酬激励工具及其在知识型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8 李益生;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电网运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9 王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武宏程;武器装备采办市场中寻租行为分析及治理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1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19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