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建立农村远程教育质量保证长效机制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07 10:25

  本文关键词:建立农村远程教育质量保证长效机制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长效机制 教育质量 农村远程教育 资源建设 质量保证 软硬件建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师培训 农村教师


【摘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国家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大举措。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必须建立农村远程教育保证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投资效益,切实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本文从管理机制,软硬件建设、运行和维护,资源建设,教师培训,资金保障等方面对建立农村远程教育质量保证长效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下文简称“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中小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的核心是设备设施和优质资源的有效应用,把“面向学生,进入课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雪飞;薛峰;;如何提高“农远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绩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0期

2 王宁;;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3 王琦;;农村地区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原则及策略——以甘肃为例的考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王童;杨改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我见[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5 周彬;;远程教师教育的SWOT分析与发展构想[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6 郭绍青;;构建以县为主的农村远程教育支撑保障体系[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1期

7 金彦红;段昌东;范郭昌骅;;构建教师学习资源中心——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J];中小学电教;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雪梅;兰州市城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童;基于项目的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向君;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永峰;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远教IP资源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清国;湘西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IP资源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万银;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夏芸;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建平;陕西省远程教育模式三环境下资源应用的支持与保障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瑞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教师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评价指标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现代城市社区创新建设:杨浦区个案研究》课题组!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黄英萍!四平路街道,刘峰,楼满信!四平路街道,岑丽珍!四平路街道,肖楚章,夏福民;探索社会转型期化解社区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04期

2 严鸿华;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诸大建;确立上海跨世纪城市管理的系统思路[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丁国平;;杨浦校务公开形成新经验[J];上海教育;2001年05期

5 毛寄萍;王铭铭与长效机制[J];人民公安;2002年08期

6 马俊清;底子薄、起步晚,后来者如何居上?[J];社区;2002年19期

7 蒋衍星;对“三个代表”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02年12期

8 华爱民;试论高职学生工作de六大抓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卫生部致函国家人口计生委共同夺取抗击非典斗争更大成绩[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08期

10 ;建立和完善党员发展长效机制 把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习五一;;加强社区建设,探索治理邪教的长效机制[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葛秀根;;占领社区 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石景山区建立反邪教长效机制[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宛文;;坚持四个纳入 强化基础工作 积极探索同“法轮功”斗争的长效机制[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东海;;发挥研究会作用 促进同“法轮功”斗争深入有效开展[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宫泽辉;岳永娟;崔梦旬;柳用绍;秦伯益;;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噻诺啡长效机制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宫泽辉;岳永娟;崔梦旬;柳用绍;秦伯益;;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噻诺啡长效机制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7 董邦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具备、完善安全生产条件[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邢元赵;;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五个保证[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9 熊盛文;;关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孙景玉;;人民警察的素质要素与执法行为的科学规范——论行为科学的“五大作用”及执法教育、激励机制建设[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明光;建立打假治劣长效机制[N];中国质量报;2000年

2 记者 邱洪波;建立社会治安长效机制[N];北京日报;2001年

3 中共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吴志强;完善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长效机制[N];法制日报;2001年

4 记者 孙宝叶;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化“三项教育”[N];人民公安报;2001年

5 马闻;探索民爆物品 管理长效机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6 记者金勇;涡阳建立六项长效机制[N];安徽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毛惠明/文;铁路道口 呼唤建立长效机制[N];中国交通报;2002年

8 王霞林;要有长效机制作保障[N];法制日报;2002年

9 通讯员 王俊;拓展监督渠道 建立长效机制[N];人民代表报;2002年

10 钟鸣;深化“三项教育” 解决突出问题[N];人民公安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汉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效应及治理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钱贵霞;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王锋;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忠;治理公路超限运输长效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黄先禄;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仲;“选官”也要凭“认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裴文田;对建立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格局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董文曜;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江建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韩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刘宝香;我国政府在房地产业发展中的调控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程江红;农民增收问题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祖文波;失业治理与政府作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肖安宝;试论当代中国农民科技意识的建构[D];广西大学;2005年

10 李惠;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财税政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2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62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