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观的嬗变与教师实践知识的养成
本文关键词:知识观的嬗变与教师实践知识的养成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观 实践知识 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性知识 理论知识 教学法 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工作 学习者
【摘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一样,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观基础上。在新的知识观视阈下,教师的实践知识至关重要。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特征及形成策略,是教师培训及教师自主设计专业发展计划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
【作者单位】: 大连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知识观的历史变迁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观是人们对有关知识的根本看法与态度,它不仅决定着人们对什么是知识或什么不是知识的判断,而且决定着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的判断。关于什么是知识,知识具有哪些性质,大体经历了从知识本体论向知识价值论转变的过程。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琼,倪玉菁;从知识观的转型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之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朱宁波;张丽;;国内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潘洪建;什么是知识:教育学的界说[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杨尊伟;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毛伟海,汪良才,汪光年,于晓庆;科技期刊经济亏损原因及对策[J];编辑学报;1994年01期
8 毛伟海,汪良才,汪光年,,于晓庆;科技期刊经济亏损原因及对策[J];编辑学报;1994年04期
9 安造计;论编辑境界[J];编辑之友;1997年03期
10 唐德斌;王孝红;;建构主义的英语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军;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多媒体教学中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乔翠兰;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蕾;基于资源的主题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翠凤;中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之整合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爱国;运动训练分工及其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施沈阳;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林迳苍;建构主义理论在中专《正常人体学》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洁;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项目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邓楠;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物理概念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6期
3 李德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2期
4 曹正善;论教师的实践知识[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5 喻佑斌;信念与知识[J];哲学动态;1999年10期
6 董云冬;近年来真理定义探讨综述[J];哲学动态;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礼恩;谈谈发挥人才的潜在力量[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2 益华;苏联的国营农场——技术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3 陈守成;;谈谈如何使用卡片[J];人民教育;1981年06期
4 张国栋;创新出人才[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2年03期
5 余源培;对自然科学中一种认识“终点观”的异议[J];社会科学;1982年04期
6 徐鸿本;提高金工教学实习质量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7 张光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办好工科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8 戈登·迪克逊;教育与工业相结合[J];成人教育;1982年05期
9 张国栋;成才内因臆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3年04期
10 田本娜;斯宾塞课程论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孙燕青;;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徐福臣;;“双轨”实验效果及分析[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陈芳;;知识观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李庆芬;任正义;王冬;;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结题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倪梁康;;柏拉图的知识观,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从盖提尔命题谈起[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杨柳新;;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与中国人才资源开发[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惊涛;周登嵩;;“新教育”视域下的学校体育[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张风兰;;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10 蒋国琴;;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转变的几个观念[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周志平(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知识教学:教育的中心任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林建成;知识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知识化[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王雪坤;知识管理将成为新世纪企业和机构的战略工具[N];国际商报;2000年
5 王浒;新一代自助旅游的“家” 青年旅舍--[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齐万良;社会转型与知识观的嬗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刘梅;谈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N];陕西日报;2000年
8 汤勇;对干部下基层的理性思考[N];浙江日报;2000年
9 刘燕;学会自主学习 塑造创新人才[N];安徽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承京;EDS助力 中国航空[N];中国航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先锋;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吕国忱;知识转化论[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潘洪建;知识视域中的教学革新[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少淳;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吴晓春;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耿淑玲;建国后中学化学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金岐凤;小学数学学困生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冰;中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立新;人文视界中的幼儿教育课程理念[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10 罗欢;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77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27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