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呈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及对我们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29 07:20
本文关键词:伊呈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及对我们的启示 出处:《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学校愈加推崇。学校似乎在促进个体培养、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无以复加的重要作用。伊里奇却从另一个极端重新审视学校,对现代学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废除学校”的主张。他尝试以“教育网络”为载体构建“非学校化社会”。尽管非学校化社会因无法满足人们快速、系统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需求而显得过于浪漫而今缺乏现实的可能性,但伊里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对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终身教育、完善学校功能无疑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当学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候,当人们普遍对学校促进个体培养、推动社会进步寄予厚望的时候,,有人却喊出了“废除学校”的声音。这个人是美籍奥地利人伊万·伊里奇(Ivan Illieh)。他在其著作《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以“学校现象学”为基点,对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晋;杜文阁;;《非学校化社会》之要旨解读及其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新教育;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季苹;;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荣芳;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晓青;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振京;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丽梅;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9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4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