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创新教育观与校园创新文化环境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02 21:07

  本文关键词:创新教育观与校园创新文化环境之构建 出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教育观 校园创新文化 文化环境 机制


【摘要】: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构建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教育观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育观,是人本教育观、个性教育观、开发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健全人格教育观。校园创新文化环境是指在高校校园范围内有利于师生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涵养创新素质、取得创新成果的文化环境。构建校园创新文化环境要努力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教育机制。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must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set up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construct the campus innovative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view i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which tak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s its own responsibility, and is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concept.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campus innovation is beneficial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give birth to creative inspiration, stimulate innovation potential, and maintain innovation vitality in the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set of campus educ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achieve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我们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既是高等教育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迟尧林 陈振峰 孙玉太;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N];科技日报;2006年

2 李毓玲;教育创新:太原发展的不竭动力[N];山西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徐敏;爱与责任是内核[N];解放日报;2009年

4 贺善侃;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教育观[N];文汇报;2005年

5 龚玉华;为了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N];深圳商报;2000年



本文编号:1370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370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