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 (分A卷和B卷 ) ,对广州市 2 0 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考察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若干因素 .结果表明 :( 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2 )个体的社会关系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 3)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 4 )性别、个体的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个体过去的生活事件等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影响 .
[Abstract]:Use the < > 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Survey (ICS) questionnaire (A volume and B volume), based on a sample survey of 200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zhou, investigated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ense; (2) the individual's social relationship will affect subjective well-being; (3)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fluences SWB; (4) gender, individual family income and individual past life events can not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being ,SWB)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1] ,“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近年来 ,特别是 1 96 7年WannerWilson《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一文发表后 ,西方对幸福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2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怀文;徐中民;李玉文;;基于幸福生活预期评价黑河流域各地社会发展[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2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3 徐磊;;经济差距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谢珍萍;;试析如何在消费中增进幸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宋斐;;关于幸福感的再认识[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杨健;李辉;赫云鹏;;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与城市认同的相关研究——以深圳市和昆明市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陈桂兰;;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9 张艳红;胡修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杨琳娜;刘春艳;;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刘磊;潘铁军;;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何玲;张力为;;青少年主客观身体评价方式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学俊;;城乡居民的文化取向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调查[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6 侯冰婕;朱霞;;建设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交往城市”[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继兵;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烨;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董刚;武术参与对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吴美兰;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丁莹莹;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俊红;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鸿顺,李忠孝;当今武德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陈颐;论制度的价值取向[J];学海;1994年06期
3 余逸群;;当前小学生的价值取向[J];教师博览;1996年10期
4 王重鸣,陆兴海;不同年龄城乡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方法复合式分析[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5 吴光章;论社会价值取向的重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刘恩允;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基本特征的调查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年01期
7 刘志雄;“三个代表”的价值取向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1年03期
8 林敏霞;以人为本——人类学最基本的眼光和价值取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鄢礼金;牛宝金;;谈学校的 人性化管理[J];吉林教育;2004年09期
10 许斌龙;中国血缘法逻辑及其普遍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明锟;周军;;作为价值取向的责任:一种公共行政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玲;;政府作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弘扬[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友谊;;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嬗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春华;;传承与创新——新时期城市规划改革的价值取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梁慧;;试析陈独秀“五四”时期的文化观在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君;;图书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谈大正;;公平和谐:生命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原则[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张忠利;;美国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宋锦洲;赵靖芳;;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反思[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建华;;乡村休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抒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取向[N];四川日报;2005年
2 任悦;天津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价值取向太个人主义[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王多;从“裸体新闻”说开去……[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唐允明;价值模糊 精品难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胡良桂;以人为本:文学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层的“国家大事”[N];重庆日报;2009年
7 吴素玲;价值取向 值得商榷[N];文艺报;2001年
8 徐怡芳 王健;非正常价值取向为害当代建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9 金岩石;纳斯达克改变A股价值取向[N];财经时报;2006年
10 胡绍学;从建筑设计的竞标评选看价值观之殇[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齐仁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定位探析[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北坪;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庞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婷;普通美术教育生活化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银春;我国娱乐新闻的传媒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2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0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