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本文关键词: 合作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归因理论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罗伯特.斯莱文在其文章中着重阐述了合作学习的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精致化理论;另两位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则将合作学习理论分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行为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的动力理论及凝聚力理论也与归因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合作学习的中心是合作,但它也强调了如何尊重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动机,如何组织教学和改革教学的形式,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和教学环境,尤其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Abst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which emerged in 1970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his article, Robert Sleevan emphasized the motivation the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Social cohesion theory,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cognitive refinement theory; The other two representative figures, the Johnson brothers, divided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in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social behavior theory and 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 Its motivation theory and cohesion theory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attribution theory. The center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cooperation, but it also emphasizes how to respect students and how to mobiliz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ow to improve their motivation, how to organize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form, how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especially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外语系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论文“合作学习与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课题批号:06AIJ0130190)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研究者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习者学习活动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从而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合作学习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行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志凯;合作学习与和谐社会[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9期
2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3 马建桂;王檬檬;高华;;合作学习 教改中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2007年09期
4 索桂芳;任学印;;新课程体系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文;论现代合作学习及其实施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孔翠;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启恒;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潍坊木版年画》开发、设计、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胜群;合作学习理论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雪芹;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付田;合作学习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菊香;基于模糊理论的网上协作学习学生分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欣;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成就动机途径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史铭之;中美合作学习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立群;基于WEB的互动式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怀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问题与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张景丰;鲁兴冉;;试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心理环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3 刘莹;朴成杰;于浩;;复式教学小组活动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李宁;;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5 张义龙;田也壮;张丽;;加拿大现代远程教育的鲜明特点——以加拿大约克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年06期
6 华俊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探究[J];宁夏教育;2004年06期
7 张润;史立英;;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与多元协调发展[J];考试周刊;2007年14期
8 秦洁;;试析“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4期
9 胡明锦;宋晓丽;;实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3期
10 朱瑞佳;;浅谈交际教学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久仁;;谈优化课堂教学[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芳;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N];安徽日报;2004年
2 上海大学 李向平;“灵魂”深处爆发革命[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赵一枫;保持核心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唐万明;从“演员”到“导演”[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周洪宇;合育:一个全新的视角[N];光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解成君;英语教学:你互动了没有?[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马长军;校长常和学生谈心的六大好处[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刘聪玲;课程创新漫谈[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飞鸿;第三代校园网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王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玮;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合作型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靓;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绩效分析支持工具包的设计与开发[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严蔷薇;基于建构主义的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发和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业志;建构主义理论在课件开发中的应用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齐丹;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冯立明;自组织理论对创造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闫素峰;中国中学生对学习风格的意识状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冀新花;中小学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48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4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