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定”到“赢得”:生命意义视野下的教师角色重构
本文关键词: 规定性 赢得 教师角色 生命价值 生命意义 课程改革 角色价值 创造性 角色规范 角色地位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角色价值主要是以外在取向为主,教师只是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地位不利于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自我潜能的实现。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角色只有从“规定”走向“赢得”,即达到一种自我取向的价值,教师的职业实践才会具有生命意义。
[Abstract]:The teacher ' s role value has long been mainly outside the orientation , the teacher only carries on the professional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regulation or the expect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role , this kind of prescriptive role position is unfavorable to the teacher initiative , the creative play and the self - potential realization . With the teacher ' 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iculum reform unceasingly deepened , the teacher ' s role only from the " regulation " to " win " , namely to achieve a self - orientation value , the teacher ' s professional practice will have the meaning of life .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育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责及相应的行为模式。纵观历史发展,主要是从社会意义上去理解教师角色价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社会规定或期望的角色规范进行职业行为。这种规定性的角色地位忽视了教师个体的生命意义,既影响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影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特色社区教育——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0期
2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朱绍友;当前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隐忧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兰军瑞;;高校班级民主化改革新模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丰子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其把握方式与寻求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耀建;;汉代刺史制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8 吴榜华,李向林,程玉贤,赵秀云;关于建设吉林生态省的哲学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王吉;刘训飞;;网络中的虚拟同辈群体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10 尚超;美国“家庭学校”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谢丽惠;;浅论师德建设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樊正伟;;伟大的“千年第一思想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毛勇;;人口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速度发展过程中的反思[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5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丽;钱梦龙语文教育价值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付用兰;现代传媒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境遇及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馥郁;试论辩证思维的具体同一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范瑾,厉无畏,左学金;猪肉的市场需求预测[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3 何玉德;略论黑格尔辩证否定观的“合理内核”[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何微;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宋祖良;黑格尔论主词的矛盾[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5期
6 煍益鸣;“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本校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学术,
本文编号:1449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4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