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美信息伦理教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1 17:42

  本文关键词: 中国 美国 信息伦理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目标 计算机伦理 第三部门 教育管理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我国与美国信息伦理教育"地位与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道德教育领域需要更加重视信息伦理教育;信息伦理教育内容需要更加具体化和细化;在实施上亟待专门化,更多地开设独立的信息伦理教育课程,并且要注意信息伦理教育与普通道德教育相比的特殊性。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 Status and Objectives " , " Content " and " Implementation " of information eth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it can b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ethics education need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ethics education needs to be more concretized and refined ; it is urgent to specialize in the implementation , more open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ethics education courses ,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information ethics education a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moral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信息活动中伦理失范问题日益凸显,信息伦理教育是解决这一社会和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是信息化先发国家,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美国较为重视信息伦理教育。美国信息伦理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息伦理教育政策制定及实践是有所裨益的。一、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绍兰;信息伦理学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建东;网络拯救技术、法律与道德[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芬;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关怀[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立彬,赵铁锁,李广生;信息时代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5年05期

4 沙勇忠;;信息活动的伦理维度[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5 张立彬;齐景红;;信息道德建设刍议[J];图书与情报;2006年03期

6 王怀诗;;网络文化帝国主义:起源、表现及其伦理影响[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7 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8 黄寰,谢敏;对网络公共关系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9 何志钧;秦凤珍;;网络传播与审美文化新变初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彭华民,侯莹;论虚拟社区与人际互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兼论大学生网络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孔伟;信息技术视域中的社会生产方式[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杨鲜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董玉整;网络与真理[D];武汉大学;2004年

9 卢平;竞和的企业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林爱s,

本文编号:1452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452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