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尊师”辨析
本文选题:尊师爱生 切入点:青少年学生 出处:《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高校教师的素质、教学观、学生观、职业观,社会发展、社会风气、学校管理、学校德育、政策导向、学校服务以及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观、教师观等方面对一些青少年不尊师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quality, teaching, students, occup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atmosphere, school managem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olicy guidance, school service and students' moral cultivation, education view of college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some young people do not respect teachers.
【作者单位】: 淮海工学院社科部
【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苏教师[2007]2号文)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邵波;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教学研究;2005年05期
2 刘志军;现代教学观念的理论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李院莉;武莉娜;;构建大学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锦;;构建和谐校园的创新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刘铁芳;教育:开放的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构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9期
4 夏t ,姚本先;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5期
5 张人杰;;学生道德社会化构成要素研究:进展与困惑[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6期
6 刘艳;寻求课程理解——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得到的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润洲;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学生的课堂生活[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10期
8 张振元;;世纪之交的教育反思(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芸;王济奎;孙伟民;;论创新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创新[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维军;高师体育系田径教学学生主体性研究——对我区部分体育系的调查与实验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玲娜;历史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林炎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思权;缄默知识视角下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丽;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利关系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信钊;继续教育师德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新江;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晓庚;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正新;教师情感素质和中学语文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金海;班级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建领;论后现代主义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1年02期
2 刘云生;对话式学习:后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J];教育导刊;2002年13期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眭依凡;论“好大学”理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干亭;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2 ;全社会都要尊师爱生[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3 ;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抓起来[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4 沈伟;知己·知心·知音[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5 仲维品 ,谷金琳;铜陵市教育局召开老教师教龄庆祝会[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6 ;要树立良好校风[J];安徽教育;1980年09期
7 俞泽富;家长要支持子女参加体育锻炼[J];安徽教育;1980年11期
8 黄学平;孩子的心愿[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9 朱祥舟;要杜绝体罚学生[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10 陈先齐;苏霍姆林斯基[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凌;王影;;关于性健康教育的思考[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董会芹;程学超;;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取向及其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燃;;关于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薄立德;杨子让;;亲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另一重大课题[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5 阴国恩;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杨东;张进辅;;青少年学生疏离感及其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8 ;外国专家与各界群众参加反邪教签名活动——浙江省“反对邪教,保障人权,百万公众签名活动”情况[A];邪教的本质、危害及治理对策——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二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兴贵;郑雪;;湛江城乡青少年学生个人现代性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李由欢;;发挥图书、报刊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A];福建省第二届少儿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N];北京日报;2000年
2 小魏;国家筹集资金投建青少年活动场所[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要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时晓玲 范绪锋;青少年校外活动条件将大大改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刘赵平;抓住暑假修学旅游商机[N];中国旅游报;2000年
6 重庆市少年宫 蒋秋;关注青少年儿童校外教育[N];重庆日报;2000年
7 共青团重庆市委 汪平;构建青少年宫建设和管理新格局[N];重庆日报;2000年
8 蔡莹涓;素质教育的灵魂[N];福建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张业清;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苗家生;把青少年活动场所还给学生[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傅光明;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D];河南大学;2005年
3 朱保平;北京市学生吸烟的行为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曾向;青少年身体自我及其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付丽敏;河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程岭红;青少年学生责任心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桂泉;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慧;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耿长欣;网络“净化”器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32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3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