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国高中学生中的反应风格及其效应

发布时间:2018-03-26 21:34

  本文选题:反应风格 切入点:默认 出处:《心理学报》2007年01期


【摘要】:通过测试正反向陈述的NEO-FFI和EPQ,探讨了中国高中生中默认、极端化、折中化、弹性反应风格的特点,及题目陈述方向的改变对其人格测验信效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应风格在中国高中生中确实存在,折中化和弹性风格对测验的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为极端化风格,默认风格则可能不算一种偏差。NEO-FFI量表在使用反向陈述题目时信效度下降,说明由于教育水平低而使高中生理解反向题时存在困难。
[Abstract]:By test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of NEO-FFI and EPQ,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ault, extreme, inflexible and elastic reaction style in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action style did exist in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romise and flexibility style had the most influence on the test, and extreme style was the second. The default style may not be considered as a deviation. NEO-FFI scale may decreas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using reverse statement questions,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understand reverse questions because of their low educational level.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71060)。
【分类号】:B84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苗元江;龚继峰;;超越主观幸福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张静平,唐莹,余小波;高血压病病人主观幸福感与情绪状态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5年22期

4 郭庆科;韩丹;王昭;时勘;;人格测验中题目正反向陈述的效应[J];心理学报;2006年04期

5 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6 王芳,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陈;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2 刘东霞;河北省省会工人社会支持、心理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丹;城乡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 潘杰;老年糖调节受损者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陈鸿雁;石家庄市小学教师自尊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陆;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的结构及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继荣;大连市初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晓霞;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姬杨;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及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霞;长沙市护士职业倦怠与护士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成年期自我概念的年龄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2 郭晋武;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2年01期

3 许淑莲,王翠华,蒋龙,刘和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与自觉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2期

4 刘仁刚,龚耀先;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庆科;王洪友;董冶;;听觉障碍学生和视觉障碍学生反应风格的特点及其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11期

2 余益兵;邹泓;曲可佳;;中学生反应风格的特点及其在人格与自尊关系中的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3 邹玲;甘怡群;;青少年心理控制源与抑郁:穷思竭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功兴;大学生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晶;罗夏和大五及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韩秀;大学生反刍思维及其与完美主义、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郭卉;反应方式对不同人格特质个体情绪及自传体记忆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5 杨扬;大学生反刍思维与情绪智力以及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蒋洪莹;拖延、元情绪与反刍思维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9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69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