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18-03-29 22:06

  本文选题:和谐社会 切入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摘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其途径。
[Abstract]: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范;;提高人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2 李伯棠;“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J];湖南教育;1994年07期

3 孙相俐,张洪鑫,张立双;全方位开展教书育人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12期

4 惠巍,康秀云;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刘向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彭蜀松;抓好素质教育 开掘人才资源——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提高国民素质的有关论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7 沈贵鹏,汤正康;论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教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吉培坤;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张家登;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6年11期

10 郭浩;;市场经济对学校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甄宗旭;;从科学发展观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取向[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2 翁清雄;;促进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3 陈乃新;;经济法、法律体系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的法学思考[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欣;;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大旗;邱潮斌;;经济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长健;;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理念的平衡协调——以利益为分析起点[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蔺翠牌;;经济法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德敏;;经济法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符启林;;论贫富差距的法律调整[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士英;;竞争文化与和谐社会——论中国反垄断法立法的社会基础[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左铁镛;品德:素质教育的重点[N];大众科技报;2000年

2 刘门友;考试与素质教育[N];云南政协报;2000年

3 记者 左益;将抓党建成效作为领导考核内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刘成龙;在高签约率的背后[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向兵;给孩子一片绿色文化的天地[N];人民日报;2003年

6 邓志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滕南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要从素质教育入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盛连喜委员:师德问题不可忽视[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教师素质问题触及教育敏感点[N];科学时报;2004年

9 李国庆;职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浅见[N];兵团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5 皮钧;民族和谐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何忠国;以和谐看待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梅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军;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利民;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绍伟;浅论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D];河南大学;2005年

3 李玲;中国环境外交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袁晓芳;社会模式设计与社会协同[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陆玉胜;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煜;论行政抵抗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蓝春娣;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文玉忠;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理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程慧;人的发展视角中的社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艳泓;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本文编号:1683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683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