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制度灌输——制度伦理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5-14 21:50

  本文选题:道德教育 + 制度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9期


【摘要】:制度灌输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种现实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其在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使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制度灌输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现实中制度本身存在的伦理缺陷以及制度的泛化和异化,使得制度灌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Abstract]:Institutional indoctrination, as a practical form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ts unique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makes it reasonable to 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e limitations of institutional indoctrination are obvious. Moreover, due to the ethical defects of institution itself and the generalization and alienation of institution in realit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institutional indoctrin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未成年人学校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CET-04-0152。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清荣;略论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2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屈陆,刘晓英,冯文全;制度和生活:学校德育实效的根本[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艳;;良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政治价值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韩弥明;;加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阮成武;;教师行动研究的专业伦理及其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檀传杰;;制度领域中的道德中心主义问题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王海明;美德伦理学是什么?[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6 郝鸿军;;个人权利的基础和位置——评麦金泰尔对新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批判[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李秋心;后现代之思对建构生命伦理学的几点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刘长明;和谐:一种新的正义视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李勇;;公民宪法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10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晓秋;;制度公正: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与路径[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建华;;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国内法律伦理学30年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凯征(高楠);;文学的道德价值[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刘卷;;论设计伦理道德的理性回归[A];创新设计管理: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金萍;;同性恋之伦理法律探析[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6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周恬;中国体育道德失范的发展过程、成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云云;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制度防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媛媛;高校师生亲和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志勇;我国民事执行程序中实体争议救济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翔宇;论道德选择力及其调控[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清荣;略论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关系[J];道德与文明;2001年06期

2 刘铁芳;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超良;制度:德育的环境支持[J];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5 齐学红;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6 詹世友,栗玉仕;论中国古代教化的实践智慧[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杜时忠;制度比榜样更重要——新时期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初探[J];人民教育;2001年09期

8 刘稳丰;论德育的制度支持及其限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芳;;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伦理维度[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陈筠泉;加强道德教育和制度伦理建设[J];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01期

3 张健,景金生;制度伦理研究是道德建设创新的重要内容[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杜振吉,张利平;论制度伦理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周燕军;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辨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08期

6 鲁秀清;;制度伦理:当代高校德育管理的新路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高国希;应该重视从个人道德义务转向制度伦理的研究[J];探索与争鸣;1994年11期

8 赵民;试论制度的执行与制度伦理的形成[J];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9 李来和,张留顺;和谐发展——“制度伦理”与市场法治[J];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10 董冰;;融合与分立——历史视域中的制度与伦理[J];东岳论丛;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廖永德;;“三结合”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徐晓清;;道德教育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再度引起重视的问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闻素霞;乔亲才;;耻感对道德自我发展的影响[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葛振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洪燕;;论羞耻感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对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京利;加强道德教育 促进新农村建设[N];联合日报;2006年

2 何向东;13名少女被摧残 引发道德教育困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于正江邋张晓义;要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教育[N];承德日报;2007年

4 何树彬;在对话与沟通中成长[N];文汇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有佳;“五德教育”聚人心[N];人民日报;2006年

6 张瑞;让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并行[N];人民日报;2010年

7 刘宇男;盐亭瓜农受损事件水落石出[N];四川日报;2005年

8 王立斌;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作用[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登贤;成年人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N];西安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建国;教化与超越:中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蒋恩世;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兰小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4 韩月秋;论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军;高中世界文化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萍;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洪高;关怀学派道德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玉玲;雅克·马里坦的道德教育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89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889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