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的有效作为
本文选题:农民工 + 心理问题 ; 参考:《唯实》2007年12期
【摘要】:目前农民工子女心理存在着缺乏对城市的归宿感和信任度,缺乏自信心,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其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应从多方面解决,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lack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rust to the city, the lack of self-confidence, the lack of adaptability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o on.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are very complex and should be solved from many aspects, among which school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作者单位】: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红梅;;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J];新长征;2007年11期
2 叶琴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的有效作为[J];唯实;2007年12期
3 武春玲;尹洁;刘莹;;由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3期
4 周霞;;关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学周刊;2011年05期
5 江双艳;;浅谈农民工子女心理成因及辅导策略[J];才智;2011年06期
6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7 茆怡娟;王守恒;;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8 许丽芬;;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郭松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想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8期
10 马坚;马爱萍;;不要折断他们的双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J];新课程(小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邹农俭;;制度建设:应对农民工问题——昆山市接纳农民工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市第六十三中学 高亚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N];天津教育报;2010年
2 杨绣文;同在蓝天下成长[N];柳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吴铎思;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亟待“补课”[N];工人日报;2007年
4 修士宝;武汉:保障有力教育有方[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省委政策研究室 宋建晓 林朝阳;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N];福建日报;2009年
6 周新明 朱斌文 安陆市财政局;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思考[N];孝感日报;2009年
7 本报通讯员 吴晓华 陈锐;志愿者吹响“集结号”[N];济宁日报;2010年
8 肖华;农民工子女城市就读 交费标准按城还是按乡[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9 戚海燕;让24万农民工子女上学无忧[N];北京日报;2004年
10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建明;中学学业优秀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欣;上海初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晓昱;中国西北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润娥;兰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史广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阿丽腾高娃;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师心理问题探因及健康心理素质修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4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194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