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job burnout is mainly due to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professional work. On the one hand, teachers are exhausted because of too much work pressure;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repeated work machines, no innovation, teachers' work enthusiasm is exhausted, resulting in job burnout. School administra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eachers, improve their sense of work efficacy, respect their autonomy in teaching, provide them with opportunities for self-realization, encourage teachers to produce work motivation and form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avoid and eliminate the teacher's job burnout.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G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彬;;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徐富明,朱从书,黄文锋,邵来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5期
5 刘晓明;邵海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刘四英;桑青松;;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3 卢江林;;广西县域职校班主任职业倦怠研究[J];才智;2012年09期
4 刘珊珊;;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应对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秀希;王欣;;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6 张长英;刘美廷;;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张兵;孙淑晶;;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8 李科生;陈利君;何忠华;;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支持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宋中英;;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10 郑柳燕;;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预防策略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薛宏玲;;吉林市第二十七中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剑;陈开梅;;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与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鑫;教师感情修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谛;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风险及规避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廷钧;关于中学班主任岗位“失宠”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哲浩;学校心理服务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子璇;高校教师精神压力的成因及其中日跨文化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金红;福州市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教师生源性职业倦怠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青;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丽萍;小学教师压力源、完美主义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利芹;高中生创业能力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丁丽丽;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焦娜;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勇,于跃;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其预防策略[J];教育探索;2002年11期
2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3 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年02期
4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5 吴小桃;刘旭峰;;社会支持的本质及其测定[J];中国社会医学;1995年03期
6 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7 徐富明 ,申继亮 ,朱从书;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素华;;学校干预:驱散教师职业倦怠阴霾的利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1期
2 陈宏友;;制度化与人性化: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新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黄全明;;论当代基础学校教师管理的变革走向[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8期
4 陈安东 ,丁秀宝;中小学教师管理亟待完善[J];河南教育;2005年07期
5 陈安东 ,丁秀宝;中小学教师管理亟待完善[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10期
6 邢强;孟卫青;;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导刊;2007年04期
7 杨梅;;教师角色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吴天武;人性化管理实施的策略[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5年10期
9 熊伟荣;;一费制下教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4期
10 何鹏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4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杨佃霞;于萍;司继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孔丽;;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新青;余文斌;;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王伟华;;领导干部职业倦怠对工作创新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俞路石;安徽暗访中小学违规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胡丽霞;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基本完成[N];天水日报;2009年
3 周如俊;给教师管理留点“空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武俊鹏;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遍地开花[N];山西日报;2009年
5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戴军;揭开澳教师管理漏洞[N];光明日报;2003年
6 记者 冯舒玲;我区确定中小学新建校舍标准[N];宁夏日报;2008年
7 记者 徐光明;江西中小学推行校方责任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崔晓玲;政府决心3年除险[N];昆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叶春 通讯员 彭志新;麒麟区 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攻坚战[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10 本报通讯员;下决心解决中小学危房改造问题[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艳莉;建立一条龙英语测试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伟;学术组织中的成文规则[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仁;呼伦贝尔市中小学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源;中小学教师和谐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时宵;现代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廖海燕;苏北地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家平;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金素;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8 黄玲俐;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于萍;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5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35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