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
[Abstract]:The key issue in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circle about the return of school education to life is that there is no clear what is a true school education life. We believe that the true school education life, from the subject, is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adult life and the life of children; from the time limit, it is the unity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life; from the content, the content of the life of the school is the unity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In fact, it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act life and value life. In terms of meaning, it is a rich, interesting and virtuous lif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余慧娟;;课程改革的路必须走下去——2005年的叩问与沉思[J];人民教育;2005年24期
3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鸿;;回归生活世界: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2 伍正翔;柳海民;;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谬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9期
3 张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孟素兰;;学习型社会的构件与对策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傅松涛;车玉平;;专业性——新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历史性缺失及其超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栗洪武;龙宝新;;论当代教师教育的本质及其生长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潘新民;;反思“当代西方新理论”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适切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0期
8 张传燧;赵荷花;;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刘晓伟;;消解与建构——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论争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2期
10 刘冬岩;关注行动本身——课程改革教学价值观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合荣;事实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熊和平;课程与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敬;中学生礼仪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范志英;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莉;从知行分离看道德教育的缺失[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国芝;论思维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廖秀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道德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炜;核心价值及其视野中的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改;中学德育课回归生活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晓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洁;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谭斌;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王敏;从认识走向理解——教学的理论基础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3 吴义昌;中美专家型教师标准及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4 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5 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刘春燕;当代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主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谦;;真实与具体——谈小学生作文的文风[J];四川教育;1983年Z1期
2 陈高林;;写“狭义真实”好,还是写“广义真实”好——一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点试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3 王泽俊;;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J];四川教育;1986年09期
4 ;一个四岁的“凶手”[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6年04期
5 王吉鹏;;《野草》在冯雪峰《真实之歌》中的回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麦克尼尔 ;周为青;;神话、历史及历史学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8期
7 傅书华;;关于文学世界中的情感与真实的思考——学习古代文论札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Z1期
8 邹言九;周扬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9 钟正平;;“汪国真现象”透视[J];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10 朱贻渊;重提社会历史批评[J];怀化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苏柯南;;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陈宜;;论律师对法庭的真实义务[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琛;;浮华落尽见真淳 多元智慧共和谐——对课改背景下课堂评价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唐文贤;;返朴归真 爱写乐写——例谈突破作文材料关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虎山;新闻记者要对历史负责[N];北京日报;2000年
2 任武雄;走进真实的陈独秀[N];北京日报;2000年
3 萨支山;尴尬的文学史评价[N];北京日报;2000年
4 ;信息失真问题中的一对基本矛盾[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杨泽;孤独与沉思[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胡桂安;六六代虹影上荧屏讲述女人之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张祺;侵犯名誉权:媒体的困惑与难题[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赵海梅;质量不佳靠敷衍 摩托罗拉有麻烦[N];中国工商报;2000年
9 董文;《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成为新闻网站[N];中国航空报;2000年
10 记者 卢元强;公布成本惹风波[N];财经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江海;平常事物,,瞬间与陌生感[D];河南大学;2005年
2 韩丽贞;真实与存在疏离后的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3 聂达;形象与话语的第三类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光霞;先锋作家“文革”书写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栾刚;“真实”的回归[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婧;在模糊不定中彰显多种可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灏;表象与真相[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涵;体育建筑细部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9 刘素青;从教学的叙事研究探讨海德格尔本体论教育思想[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彩蓉;苏童小说家庭伦理叙事类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2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17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