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问题与教育史的学科智慧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the subject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should have practical valu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the subject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can also have practical value. The word "history"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we should limit our own vision to the past educational events, but that we should study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 of history and educa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al history has not found a good way to serve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has only satisfied itself with seeking proof from history for ready-made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current educational policies. At present,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should fac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disciplinary wisdom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天明,彭玉生;教育史研究三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金忠明,林炊利;教育史学科困境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贺国庆,张薇;“教育史”学科面向未来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杜智萍;;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创新功能及其发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邓明言;西方教育史方法论五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胡志坚;论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黄明喜;试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科性质与基本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金忠明,林炊利;教育史学科困境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梁淑红;杨汉麟;;我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与转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巨光;试论梁漱溟的新教育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李莹,李海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01期
10 张珏;也谈国外高等教育的移植与借鉴[J];煤炭高等教育;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金林祥;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2 余元启;民国时期政府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4 杨竞红;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R,
本文编号:224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40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