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a great educational project. Grasping the essential core value idea in the core value system, adopting the scientific inductive deduction method, the logical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he examination and comparison method and the sincere inquiry and communication, etc., and sticking to the way of being close to reality, life and education, etc. It is an effective way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刚;;凸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筑全民族共同遵守的永世长城[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2 颜志敏;;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8期
3 卞敏;;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熊焱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5 熊建军;庄锡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6 张艺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社会主义高校育人新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7期
7 刘林;;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严静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9 余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刍论[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邱钰斌;;价值认同理论考察及核心价值观教育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秋杰;;论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建构[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曾宪凯;;“三个代表”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姜琳;;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朝东;;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李媛;高鹏;;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影响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殷雅平;;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的成功抉择[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8 高世春;;探析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吴仁宝;;坚持特色 与时俱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贺涌;;资本主义精神与现代化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继有;求真务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四平日报;2005年
2 施曙光(作者系大理州商务局副局长);商务活动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N];大理日报(汉);2006年
3 孙志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应率先垂范[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4 记者 易运文;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深召开[N];光明日报;2006年
5 记者 苏励;狠抓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实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N];河北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杜献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积极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N];解放军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N];解放军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和谐,我们的共同愿望[N];解放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玉珊;市级领导干部中心组举行理论学习活动[N];平顶山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蔡报文 种筱娜 陈素璧 付洪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N];珠海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透视[D];南开大学;2009年
4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D];山东大学;2007年
6 郭乃硕;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文涛;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1949年-1978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铁;中国的自主辐射型现代化: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09年
9 姜志强;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延延;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娅;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命运的哲学思考[D];安徽大学;2007年
3 卢涵;试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D];河南大学;2008年
4 徐伟;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丹;我国大学合理定位及引导机制建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郑克芬;论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钟曼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士尧;中国情景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熊威;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政治文化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76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27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