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中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8 18:18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部分地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儿童个性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能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1083名回、汉两族中学生的个性分析,由学生在群体测试中自填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问卷),对量表维度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1)回、汉族中学生在P维度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㧐0.05),但在E、N、L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或㩳0.01)。两族学生在E分及N分的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L分分布上有差异性,回族学生的L高分远多于汉族学生(P㩳0.05)。(2)男、女中学生在P维度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E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1),男生远大于女生。N分分布方面,女生总体水平高于男生,差异非常显著。男女生在L分的总体分布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中学生个性有一定的差异性,应引起心理卫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ersonality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 of different sexes and nationalities in Xi'an,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hildren to form good personality.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personality of 108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Hui and Han nationalities, the students filled out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in the group test and tested the dimension of the scale statistically. [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P dimension (P0. 05),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EKN (P 0. 05 or? 0. 01)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Han nationality (P < 0. 05 or? 0. 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 score and N score between the two ethnic groups, but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L scor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ethnic groups. The scores of students of Hui nationality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Han nationality students (P0. 05). (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fema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 dimension,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E dimension (P0. 01).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 score, the overall level of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level of L scor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person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different genders,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by mental health educator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儿编部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儿编部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儿编部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耘;艾森克个性问卷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杨雄;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汉荣;蒋荣芬;吴均林;李昭方;晏世武;张志祥;;元极功对人体心理活动的影响(摘要)[J];按摩与导引;1991年06期

2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吴超荣,甘怡群;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甘怡群;奚庄庄;胡月琴;张轶文;;核心自我评价预测学业倦怠的新成分:集体自尊[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薛祚,俞九生,,吴晓军,胡代秀,陈宁光,王若平;心理社会因素、行为形式与高血压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6 韩凤芝,孟庆富,李咸英;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张福生;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8 李琳;毕海波;侯明欣;;跳高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9 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10 龙玲;邓军;;眩晕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立;;消化性溃疡肝郁气滞证患者个性特征相关性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谢广田;戴丽敏;应晓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性背景与其人格障碍形成的相关性的调查与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石岩;;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10年训练中人格变化与训练策略[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4 章荣华;陈卫平;祝一虹;楼晓明;刘立群;丁钢强;;浙江省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伟岸;中枢神经系统对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敏感性的调节[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王扬;空军飞行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的前瞻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6 卫平民;女性性罪错人群STDs相关的KAP及健康心理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王芙蓉;军官职业人格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巴义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刘改成;操作思维的项目差异及类属理论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楠;团体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范红伟;高职生人格特质、成人依恋与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U

本文编号:2340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40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