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心灵唤醒:人的自由精神的开掘

发布时间:2018-11-18 18:53
【摘要】: 时代对于当代人的要求已经从接受知识过渡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吸收新知,学会自由地、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和诗意审美化。而我国现存的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我们的个性、自主性、自由精神以及创造精神。培养出大量没有“灵魂”、没有“思想”、不能独立思考,缺乏创新精神的“社会人”。 因此,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是学校乃至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是从美学的角度阐述对个体心灵的激发,通过心灵唤醒使人心灵产生顿悟的一种方式。唤醒,,作为一种教育的艺术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自由意志,有丰富明敏的内心世界,有独立自尊的人格力量。因为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教育过程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内部的力量。心灵唤醒主要目的是通过唤醒使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美好的心灵是需要唤醒才能获得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我们教育现存的不足与弊端。第三部分提出教育有责任并且有能力去唤醒沉睡的心灵。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教育通过什么途径、手段去唤醒沉睡的心灵。
[Abstract]:The demands of the times for contemporary people have changed from accepting knowledge to learning to survive, to learning to learn, to learn to absorb new knowledge for life, to learn to think freely and critically, to love the world and to make it more humane and poetic. However, the exist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to a large extent, obliterated our individuality, autonomy, free spirit and creative spirit.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social people" who have no soul, no thought, can not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lack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herefor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chools and even education to cultivate free people in an all-round way. This article is a way to arouse the individual mind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and to make the soul realize through the awakening of the soul. Arousal, as an art and means of education, can make students have creative free will, rich inner world and independent self-esteem. Becaus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not to teach or accept the existing things, but to arouse his sleeping self-consciousness from the depths of his life, to awaken the creativity, the sense of life and the sense of valu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should liberate not only the growers from the outside, but also the internal forces of the growers. The main purpose of spiritual arousal is to make the subjectivity unparalleled by arousal, and to obtain the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min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a good mind needs to be awakened in order to get it.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and drawbacks of our education. The third part proposes that education ha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waken the sleeping mind. The last part expounds the ways and means of education to awaken the sleeping mind.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雁;;论新时期女性创作中的语言乌托邦倾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慧梅;;休闲价值观与世界一流大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丽娟;;一个标榜“自由”的邪恶灵魂——卡门形象另议[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张中;;色情文学:越界的想象与迷恋——苏珊·桑塔格论色情小说[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5 林庚福;姚本标;;大自然的漫游者——从生态视角看拜伦的诗歌[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孙婧;;人人皆贵族是现代民主的基石——《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J];才智;2011年24期

7 ;大唐诗仙李白[J];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2011年02期

8 何维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才智;2011年22期

9 刘羊;;清华精神今安在?[J];国学;2011年07期

10 蔡辰梅;刘刚;赵长城;;论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之维[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兴维;;“四海困穷”的政治经济学涵义——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断想之二[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振飞;;构建自由课堂 培养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姜勇;;论大学的精神:保守的勇气[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王富仁;;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5 程从柱;石中英;;论尼采的历史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谢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开创者——冯定[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7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超;刘玉生;;培育大学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9 鲍振东;;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10 苏策;;八十抒怀[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春霞;体现自由精神强化责任意识[N];中国社会报;2003年

2 邬波涛;科学之魂:自由精神的吟唱[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张政文(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康德:自救意识与自由精神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姜洪桥;走出迷失[N];经济观察报;2006年

5 西篱;回归中国古典戏曲的自由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吴思敬;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N];文艺报;2007年

7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波的自由精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对美:坚决反对 对欧:强烈反对[N];国际商报;2005年

9 华砚;Linux能否独步天下[N];中国企业报;2000年

10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卫东;论抗战时期中国散文创作中的自由精神(1937-1945)[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婉儿;宪制的伦理生命[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汤广全;自由与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6 王新营;本心与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彦明;尼采的视角主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蔡江珍;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D];苏州大学;2004年

10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文芬;心灵唤醒:人的自由精神的开掘[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麻莉;对卢梭语言观的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赵学美;黑暗大地上空的自由精灵[D];山东大学;2005年

4 王雯雯;轻舞飞扬为哪端[D];山东大学;2006年

5 朱丹霞;中国博客的发展与商业价值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薛朝凤;哈克·芬和哈利·波特的自由精神[D];暨南大学;2003年

7 杨拓;赛伯空间的精神之旅[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涛;论宽容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9 陈晖;庄子散文尚美精神探微[D];延边大学;2007年

10 尹泓;嫦娥奔月神话原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40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40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