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校冷暴力——从一个退学女生说起
[Abstract]:From childhood, no one can isolate me, and now no one is allowed to isolate me, even if he is a teacher. Whether it's the way he gave me, or he wants me to change, it's impossible. Before only I bullied others, no one can bully me, I do not allow a teacher to bully me, to hurt my self-esteem. These words came from a student's QQ message. Because she made a mistake, the teacher transferred her to the classroom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分类号】:G4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忠;尖子,不能“冷处理”[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2 张传毅;;冷处理——学生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好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6年09期
3 张文枚;;冷处理在教学中的艺术展现[J];成才之路;2007年19期
4 刘桂兰;;创新教育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冯墨女;;浅谈教学过程中的师德行为[J];吉林教育;2009年10期
6 杨斌;周美秀;;学困生与“冷处理”[J];山东教育;2007年Z4期
7 杨斌;周美秀;;学困生与“冷处理”[J];新课程(小学版);2007年10期
8 穆艳艳;;引生入境 刷新课堂[J];新课程(小学版);2009年10期
9 江锋;;教育需要冷处理[J];新课程(中学版);2009年02期
10 杨海燕;;冷处理:一种“温情”的教育智慧[J];教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汪涛;林明光;王建国;;各国柑橘检疫冷处理技术要求[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3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王延;;谈谈家庭对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6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罗能赞;;教师应有一点服务意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江智华;;巧用“冷处理”,还你一片蓝天[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叶朝花;;尊重学生人格与差生转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世平;由几起暴力抗税案引出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2 ;引发暴力冲突的主要因素[N];检察日报;2000年
3 北京民意调查所 张锴;暴力离你有多远[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本报驻东京记者 何德功;日本坚决取缔暴力色情内容[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永海 王珏 乔明亮 本报通讯员 郝卫国;暴力抗费触目惊心[N];山西日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周轶君;在暴力冲突中苦度时光[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记者 王印毅;足协“严打”赛场暴力[N];重庆商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陈本建;仅仅是打老婆吗?[N];中国妇女报;2000年
9 记者 谢芬芬 通讯员 张赛飞;让暴力远离家庭[N];浙江日报;2001年
10 记者 谢美华;针对我们的暴力何时休![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海峰;丘吉尔大战略思想研究:驾驭暴力与激情的战略/政治领导艺术[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王弋璇;暴力与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季祥国;浅论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4年
3 樊华;教师对口语课堂参与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6 季彩君;中小学教师非理性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浩;关于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朱赛红;教师与家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31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3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