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途径:积极关注学生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2001,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have made great changes in the concept and behavior of education, and have gained a lot of experience, but in practice, some teachers'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behaviors have gone into misunderstandings. It deviates from the goal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can not be understood accurately. Therefore, only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lead the teache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ehavior, can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新建 ,康庄;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宫坂广作 ,辛华;对现代教育的批判性探讨[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J];安徽教育;1981年08期
4 张劲夫;追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J];安徽教育;1981年10期
5 ;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周年[J];安徽教育;1981年10期
6 仲兰惃;回忆陶行知先生——纪念陶先生诞辰九十周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7 陈汉才;浅析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本质区别[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8 胡福星 ,杨鑫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J];江西教育;1981年09期
9 殷远卓;人民教育家陶行知[J];宁夏教育;1981年01期
10 张文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九十诞辰纪念[J];江淮论坛;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建平;王智力;;雷沛鸿对生活教育运动的贡献[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朱刚;;开发生活教育宝库 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3 ;贺电祝辞[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4 陈志昂;;浅谈陶行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5 李大章;侯怀艮;;试论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6 张石诚;;学习陶行知的大学教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7 阎有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8 赵三再;;对陶行知先生提倡“艺友制”的思考[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9 张晓志;;学习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10 ;前言[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越 樊世刚;社区搭台 教育唱戏[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2 江苏教育学院教授 王铁军;让道德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连小培;今天 我是班长[N];重庆日报;2001年
4 杨海滨;汲取陶行知教育思想[N];福建日报;2001年
5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调查组;擎着理想的火把点燃人生[N];光明日报;2001年
6 文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N];光明日报;2001年
7 马兰;家教目标──让孩子成“精品”[N];工人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赵小雅;课改实验带来全新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 杨清英;探索社区高等教育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张圣华;代表理想课堂的某一种[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林英;论生活与德育目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姜秀珠;新世纪小学教师素质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海峰;试以新课程理念研究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慧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颖;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芳;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燕;学会自由地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满国华;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31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3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