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基于个体知识的教学观变革

发布时间:2019-03-04 17:25
【摘要】:正 个体知识是一种对公共知识的个人化,是将静态的知识内化为与个体状况及境遇条件相统一的东西。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个性品质,对理解所学知识以及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旁观者,忽视了学生个体探究知识的参与性及内在体验。因此必须进行教学观念的变革,建立个体知识教学观。
[Abstract]:Positive individual knowledge is a kind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public knowledge, and it is something that unifies static knowledge with individual condition and situation condition. The knowledge base, life experience and personality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as well as their own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teachers often regard students as bystanders of knowledge and ignore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nal experience of students' individual inquiry knowled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establish the individual knowledge teaching view.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蔡春;;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张娟娟;关于我国交往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3 邹扬,黄欢;解读教师智慧[J];教师之友;2005年06期

4 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陈琳;现代学徒制——我国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2期

2 赖晓杰;;国内对隐性知识及其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8期

3 钟祖荣;论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规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袁维新;国外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模式面面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5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7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8 黄伟,谢利民;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9 张莉娟,王宜鹏;个人知识观及其对高校教师专业培训工作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S1期

10 张爱闻;缄默知识:教师知识权威的基础[J];班主任;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平;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伟敏;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于泽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晓霞;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卢辉炬;信息时代学习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仲连;广西幼儿园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德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2 蔡春,扈中平;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3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4 邓友超,李小红;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田汉族;交往教学论的特征及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陈佑清;论活动与发展之间的相关对应性[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胡波;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改变中学语文教学观念[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12期

2 张铁明 ,张硕城;论现代发展教学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3 任昌活;;教法与学法——兼谈更新教育观念[J];教育探索;1985年03期

4 毛荣富;;“艺高”和“胆大”[J];天津教育;1985年04期

5 张治国;;改革体育院系教学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1985年01期

6 姚民治;;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特点[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7 黄学文;浅议“学生考老师”[J];安徽教育;1986年03期

8 张乐天;关于探究学习法[J];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01期

9 苏卞;江苏省写作学会第二届年会在苏州举行[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10 张德甫;树立大语文观 进行多角度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先碧;周南翔;;编辑选择学在学报中的应用[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2 张涛;肖全兴;;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决策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明秀;;工程图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姜维茂;程乐森;;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菊英;刘萍;张岫美;;二十一世纪药理实验教学的设想与建议[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王庆 ;许广里 ;张海妍;;阴阳五行学说之我见[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7 王金凤;张向葵;;10—15岁儿童图式表征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孙翠香;;论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9 徐玉梅;程乐森;;临床实践教学基本教学观念探讨[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吴青;;成人高校医学专升本教育生理学教学的初步思考[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改善中关村创业环境政策建议[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记者 翟云秀;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N];吉林日报;2000年

3 赵致琢;21世纪——计算机教改之路如何走?[N];计算机世界;2000年

4 北京科技大学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0年

5 记者 尹鸿祝;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N];人民日报;2000年

6 夏玉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提高教师素质[N];陕西日报;2000年

7 记者 李建平;教育部发布“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西北师范大学 祁进玉;成人高教专业设置:何去何从[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石中英;我也曾只重视“标准答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裴小兵;面向企业生产现场的知识创新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沙;中学物理CAI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高山;中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席卫权;高师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6 杨艳丽;初中物理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继红;中师课堂教学效率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肖传局;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书强;网络远程教育中教学过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安涛;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34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34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4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