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与儒学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1 00:28
清代是儒学在台湾传播的重要时期。清廷统一台湾以后,在台湾积极推行学校教育,希望藉由学校教育传播儒学、培养人才、教化百姓,使台湾民众成为忠臣顺民,以利于王朝统治。因此,学校教育是清代儒学在台湾传播的最重要方式。与其他儒学传播方式相比,以学校教育传播儒学具有明确的传播者与受众,有具象化的传播载体,有详细的发展过程,因而更容易取得突出的效果和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在清廷教育政策的鼓励下,治台官员、地方士绅、富商等都群体都积极投身于台湾学校教育发展中,而学校教育对于地方人才培养、儒学思想传播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都发挥了重要贡献,也有利于台湾社会的发展。在清统领台湾的212年间(1683年-1895年),学校教育不断发展,儒学在台湾的传播也不断发展。大体上说,清代台湾学校教育机构可以分为府县厅儒学、书院、乡学等三类。这些学校的性质、创办者、学生各不相同,但教学内容同为儒学,都是培养人才、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机构。通过对这些学校教育机构的详细分析,可以揭示儒学在台湾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及社会影响。府县儒学是官方设立的教育机构,以培养科举人才为目标,是台湾学校教育中的高等学校。清代台湾随着地方行政建置的扩展...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相关概念及时间界定
第一章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与儒学传播的背景
第一节 清代台湾的自然环境
一、清代台湾的地理环境
二、台湾与大陆的交通条件
第二节 清代台湾的人文环境
一、清代台湾的族群状况
二、清代台湾的行政建制
三、清代台湾的文教政策
第三节 清以前台湾儒学的发展概况
一、明郑时期儒学在台湾的发展
二、明郑时期儒学在台湾传播的效果
第二章 清代台湾府县学与儒学传播
第一节 清代台湾府县学概况
第二节 儒学传播的主体与教材
一、提督学政
二、学官
三、府县学教材
第三节 清代台湾府县学教育中的儒学传播
一、圣谕中的儒学思想
二、学宫碑文弘扬的儒学文化
三、儒学活动中体现的儒学思想
第四节 府县儒学传播的特点
第三章 清代台湾书院与儒学传播
第一节 清代台湾书院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书院儒学传播的主体
第三节 清代台湾书院儒学传播的内容
一、台湾书院学规传播的儒学思想
二、书院教学中传播的儒学思想
三、书院祭祀体现的儒学思想
第四节 书院儒学传播的特点
第四章 清代台湾乡学与儒学传播
第一节 清代台湾乡学概况
一、清代台湾地区的社学
二、清代台湾地区的义学
三、清代台湾地区的私塾
第二节 清代台湾乡学教育中的儒学传播
一、乡学教育中儒学传播的主体
二、清代台湾乡学中的儒学传播
第三节 乡学传播儒学的特点
一、就汉莊地区的传播而言
二、就土番地区的传播而言
第五章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传播儒学的效果与影响
第一节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传播儒学的效果
第二节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传播儒学的影响
结语
附表
附表1 清代台湾儒学沿革表
附表2 清代台湾书院设置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28226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相关概念及时间界定
第一章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与儒学传播的背景
第一节 清代台湾的自然环境
一、清代台湾的地理环境
二、台湾与大陆的交通条件
第二节 清代台湾的人文环境
一、清代台湾的族群状况
二、清代台湾的行政建制
三、清代台湾的文教政策
第三节 清以前台湾儒学的发展概况
一、明郑时期儒学在台湾的发展
二、明郑时期儒学在台湾传播的效果
第二章 清代台湾府县学与儒学传播
第一节 清代台湾府县学概况
第二节 儒学传播的主体与教材
一、提督学政
二、学官
三、府县学教材
第三节 清代台湾府县学教育中的儒学传播
一、圣谕中的儒学思想
二、学宫碑文弘扬的儒学文化
三、儒学活动中体现的儒学思想
第四节 府县儒学传播的特点
第三章 清代台湾书院与儒学传播
第一节 清代台湾书院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书院儒学传播的主体
第三节 清代台湾书院儒学传播的内容
一、台湾书院学规传播的儒学思想
二、书院教学中传播的儒学思想
三、书院祭祀体现的儒学思想
第四节 书院儒学传播的特点
第四章 清代台湾乡学与儒学传播
第一节 清代台湾乡学概况
一、清代台湾地区的社学
二、清代台湾地区的义学
三、清代台湾地区的私塾
第二节 清代台湾乡学教育中的儒学传播
一、乡学教育中儒学传播的主体
二、清代台湾乡学中的儒学传播
第三节 乡学传播儒学的特点
一、就汉莊地区的传播而言
二、就土番地区的传播而言
第五章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传播儒学的效果与影响
第一节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传播儒学的效果
第二节 清代台湾学校教育传播儒学的影响
结语
附表
附表1 清代台湾儒学沿革表
附表2 清代台湾书院设置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028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02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