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13:20
  教育的实施可以确保国家劳动力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之源泉。根据中国2018年的年鉴可知,2017年全国城镇与乡村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58.52%、41.48%。因此,实施乡村教育无疑是提升乡村民众整体素质和提高生产力的有效举措。文章通过对民国时期的王拱璧在其家乡青年村创办以青年公学为大本营的乡村教育,对他的乡村教育实践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希望可以借由挖掘前人的办学经验以回顾和启发当下的乡村教育办理。本研究正文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对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产生背景做了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其原生家庭对他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式的影响、旧式学堂和新式学堂中的求学经历、社会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王拱璧回归家乡实施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的理论基础——新村主义。第三部分,描述了王拱璧在受到新村主义的影响以后,结合家乡特点,计划实行乡村自治,制定建设青年村的具体措施等内容,此外,还包括青年村的一些基本概况和其最后的陨落。这一步也为后面实施以青年公学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塑造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整理了以青年公学为核心的乡村教育实施情况,即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具体内容,其中...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研究的理论必要性
        (二)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新村主义
        (二)乡村自治
        (三)乡村教育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产生背景和影响因素
    一、个人成长经历
        (一)王拱璧的原生家庭
        (二)王拱璧的求学经历
    二、社会影响因素
第二章 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一、新村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新村主义对王拱璧的影响
第三章 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奠基之笔——青年村
        (一)青年村自治缘起
        (二)青年村自治过程
        (三)青年村自治陨落
    二、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的核心阵地——青年公学
        (一)青年公学的缘起
        (二)青年公学基本概况
        (三)青年公学的建校蓝图实施情况
第四章 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特点及其启示
    一、王拱璧乡村教育实践特点
        (一)以乡村自治为前提,实施乡村教育
        (二)提升村民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普及
        (三)全面促进乡村发展,坚持农教合一
        (四)压强扶弱,累进收取学费
        (五)自编教材,整合乡村特色
    二、启示
        (一)乡村建设,治理为先
        (二)乡村发展,教育为重
        (三)开发本土课程,激发乡土情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与新村主义[J]. 祁建民.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6)
[2]王拱璧青年村乡村自治思想及其实践[J]. 轩艳青,薛晓秀.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3]论武者小路实笃前期的人道主义思想[J]. 陈秀敏.  文化学刊. 2017(03)
[4]略论《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J]. 李鹏.  山西青年. 2016(23)
[5]论周作人与武者小路实笃“新村主义”的异同[J]. 于洋.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3)
[6]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及其变迁特征[J]. 慈玲玲,曲铁华.  基础教育. 2014(04)
[7]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与逻辑[J]. 曲铁华,慈玲玲.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8]王拱璧:被历史遗忘在民间的乡村教育家[J]. 潦寒.  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3(08)
[9]王拱璧“新村”教育思想及其本土化实践[J]. 曲铁华,慈玲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9)
[10]民国河南乡村教育运动中的乡土教材研究[J]. 班红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研究[D]. 慈玲玲.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民国时期农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研究[D]. 樊涛.东北师范大学 2014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 苏国安.河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乡村自治视野下的王拱璧乡村教育研究[D]. 张中玉.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2]“三支一扶”计划的长效机制研究[D]. 于克晓.华侨大学 2013
[3]民国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慈玲玲.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灾荒述论[D]. 李春环.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从民主革命志士到乡村教育家[D]. 黄耀丽.河南大学 2007
[6]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运动及其对周作人的影响[D]. 林恒青.福建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30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030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