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生均财政投入对学校效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4 00:0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2013-2015 年基线调查与第一期追踪数据匹配后的两期面板数据,以教育生产函数为分析框架,本研究从教育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探讨了生均财政投入对学校效能的影响,不仅关注学校教育质量,也将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维度纳入分析中。此外,笔者还借鉴经济学中森指数的原理构造了学校的学优指数和学困指数,以此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及其在不同学生群体中的异质性和城乡差异。在分析技术方面,本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尽可能消除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均匀变化的遗漏变量的影响,从而得到生均财政投入对学校效能的净效应。通过计量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生均财政投入对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但对促进学校内部办学公平的作用不显著;第二,生均财政投入对学校的学优指数及其相应的分解指标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对学困指数及其相对应的分解指标具有异质性的影响;第三,就学校所在区位而言,生均财政投入对城乡学校效能以及学优指数、学困指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城市边缘与城乡结合...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均财政投入对学校效能的影响


图1.1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学校,核密度,学生,单位


頌位论文??MASTER'S?THESIS??既能反映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而且还能够反映后续的学习潜力?。同时,该测试??未提前通知学校,相对于学校测验成绩而言,这种非官方的、无压力的认知能力测??试在测量效度上更具优势,能更真实地反映学校教育过程的常态[7°]。??该数据库提供的是学生认知成绩的标准化Z分数,笔者将完全匹配的数据中的??标准化Z分数再次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为便于结果解释的便利性,再将其调整??为符合均值为70、标准差为10的分布。鉴于本研宄的最小分析单元为学校,笔者??根据学校代码将学生的认知成绩加总到学校层面求均值,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指标(MCOG)。其核密度分布如下图3.1所示。??

质量图,学校,核密度,质量


耻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育资源转化为可行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在此将学校内部学生认知能??力分布的差异作为衡量学校办学公平的替代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在教育??结果公平上的表现。图3.2即为衡量学校办学公平的学生认知成绩基尼系数的核密??度分布。??丨;,,臭:...??.04?.06?.08?.1?.12??学校办学公平(GINICOG)??基线调查??追踪调查??图3.?2学校办学公平的核密度分布??以往研宄中对学校效能的测量更加注重质量一端,而对差异分布关注较少。本??研宄对于结果变量的处理更加丰富和精细,在考察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同时,还考??虑到学校的内部差异,对回应“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是对以??往文献对学校教育过程界定过于关注成绩均值而忽视校内差异的补充。同时,以上??两个指标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质量追求“高位均衡”的发展思路。??2.森指数、学优指数和学困指数??在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中,存在与森指数或其分项指标类似的评价指标,例如??优秀率、不及格率、在校率等[2'这些传统的测量指标存在一些相似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学校致力于提高优秀率时,教师可能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促进成??绩较好的一批学生跨过“优秀”的标准线,而对位于成绩分布末端的学生关注较少。??19??


本文编号:3245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245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