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治理的政治效应
发布时间:2022-02-11 12:41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与变量之一。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教育已被重新定位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与新兴的“知识经济”紧密相连。在全球化时代,为了能更全面的掌握全球发展状况,提升各国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治理这一概念进入人们视野并不断发挥影响。而作为全球治理的子领域,全球教育治理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经合组织便是全球教育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合组织在重塑全球的教育政策和实践方面已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尽管经合组织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市场经济增长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但它却迅速的成长为强大的全球教育领域权威,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能超过一国政府。经合组织通过“软治理”输出想法,并且紧跟经济发展潮流,将教育与市场挂钩,同时发挥自身擅长数据分析的优势使自己获得全球教育领域的话语权。以PISA项目为代表的经合组织国际测评项目不断发展壮大,其产生与兴起离不开每一历史时期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加入到测评中来,一是因为经合组织的政策鼓励,同时各国还可从丰富的数据信息中获得经验,更好服务于各国经济发展。但经合组织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组织,其目...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经合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角色构建
第一节 经合组织及其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经合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角色建构
一、使用“强有效工具”——“软治理”
二、教育与经济功能挂钩
三、数据治理——“比较”的作用
第二章 以PISA为代表的国际测评项目的全球化历程
第一节 关于国际规模性测评的简要介绍
第二节 变化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国际测评项目
一、早期的教育测试
二、国际“比较”测评的出现和推广
三、新时代下的新挑战
第三节 国际测评项目的“全球化”
第三章 以PISA为代表的国际测评项目政治效应研究
第一节 影响国内政治政策的工具
第二节 取得全球教育治理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一、经合组织内部权力分布不均
二、经合组织对其他国际组织的影响(以欧盟为例)
三、向中低收入国家抛出橄榄枝
四、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节 经合组织PISA等国际测评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效能
二、干预一国政策,灌输自身理念
三、数据的过分使用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研究——以世界银行“全球公共部门指数”项目为例[J]. 陈雪莲. 新视野. 2020(01)
[2]经合组织国际教育指标的演变及其全球教育治理功能[J]. 丁瑞常.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5)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权力与机制[J]. 丁瑞常. 教育研究. 2019(07)
[4]“教育治理”的迷失与回归——兼论与“教育管理”的关系[J]. 邹维.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6)
[5]全球教育治理渗透:OECD教育政策的目的——基于PISA测试文献的批判性分析[J]. 马健生,蔡娟. 比较教育研究. 2019(02)
[6]PISA测试的限度:国际学者的批判[J]. 黄志军.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9(01)
[7]经合组织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的价值取向和保障路径[J]. 孔令帅,武凯.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8(09)
[8]PISA参与的新趋势及其本质探讨[J]. 吕云震. 比较教育研究. 2018(06)
[9]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J]. 周洪宇,付睿. 世界教育信息. 2018(03)
[10]国际经济组织的全球教育事务参与——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例[J]. 周洪宇,付睿.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9)
本文编号:3620300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经合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角色构建
第一节 经合组织及其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经合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角色建构
一、使用“强有效工具”——“软治理”
二、教育与经济功能挂钩
三、数据治理——“比较”的作用
第二章 以PISA为代表的国际测评项目的全球化历程
第一节 关于国际规模性测评的简要介绍
第二节 变化的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国际测评项目
一、早期的教育测试
二、国际“比较”测评的出现和推广
三、新时代下的新挑战
第三节 国际测评项目的“全球化”
第三章 以PISA为代表的国际测评项目政治效应研究
第一节 影响国内政治政策的工具
第二节 取得全球教育治理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一、经合组织内部权力分布不均
二、经合组织对其他国际组织的影响(以欧盟为例)
三、向中低收入国家抛出橄榄枝
四、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节 经合组织PISA等国际测评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效能
二、干预一国政策,灌输自身理念
三、数据的过分使用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研究——以世界银行“全球公共部门指数”项目为例[J]. 陈雪莲. 新视野. 2020(01)
[2]经合组织国际教育指标的演变及其全球教育治理功能[J]. 丁瑞常.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5)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权力与机制[J]. 丁瑞常. 教育研究. 2019(07)
[4]“教育治理”的迷失与回归——兼论与“教育管理”的关系[J]. 邹维.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6)
[5]全球教育治理渗透:OECD教育政策的目的——基于PISA测试文献的批判性分析[J]. 马健生,蔡娟. 比较教育研究. 2019(02)
[6]PISA测试的限度:国际学者的批判[J]. 黄志军.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9(01)
[7]经合组织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的价值取向和保障路径[J]. 孔令帅,武凯.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8(09)
[8]PISA参与的新趋势及其本质探讨[J]. 吕云震. 比较教育研究. 2018(06)
[9]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J]. 周洪宇,付睿. 世界教育信息. 2018(03)
[10]国际经济组织的全球教育事务参与——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例[J]. 周洪宇,付睿.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9)
本文编号:3620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362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