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25 15:11

  本文关键词: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问题行为问卷对112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32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探讨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留守儿童的支持利用度低于对照组儿童,其违法和违纪行为则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违法、欺骗和违纪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支持利用度则对危害健康的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与较低社会支持水平下的初中留守儿童相比,较高社会支持水平下的留守儿童的四种问题行为相对较少;无论社会支持水平高低,初中留守男生均比留守女生存在更多的危害健康的行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系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问题行为 适应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6)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研究课题(项目编号:XJK06BXL002)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近两千多万[1]。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深入探讨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特点及机制正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关研究显示,30%左右的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2 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4 方晓义,张锦涛,徐洁,杨阿丽;青少年和母亲知觉的差异及其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5 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7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8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9 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10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王兴华;;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乐国安,张然,鲍国东,姜海燕;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2 梅志雄;黄敏;;孕妇焦虑抑郁相关因素与分娩的关系:附180例临床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张灿珍,沈丽达,王羽丰,任宏轩,李云霞,赵玲,和积高;肺癌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2年02期

4 叶茂林,李沙;师范大学生人际关系控制源因素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5 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郭声敏,张永淑,韩兴萍,刘晓敏;截瘫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护理;2004年01期

7 朱诗林,何国平;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5年19期

8 汤如;;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年08期

9 钟慧萍;吴秀英;赵翠;;恶性肿瘤家属负性心理反应的护理干预及其对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年13期

10 王静;尹世玉;张凌慧;;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6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弘;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碧华;支持的“过程”:社区矫正假释犯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水;广西农村留守初中生教育问题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婷;青少年期父母权威认知及其对亲子关系影响的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慧敏;综合医院抑郁症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干预实验[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4 叶红萍;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住院抑郁症的疗效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张彦;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维洁;城市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调查及服务体系探讨[D];东南大学;2004年

7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彭欣;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自尊及其相关的若干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厉萍;早孕反应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娟,姚立旗,王蕾敏,徐继梅;离异家庭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2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3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4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5 汪向东,沈其杰;深圳移居者心理健康水平及有关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年05期

6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7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3期

8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2 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18期

4 仲玲;;江苏海安曲塘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J];生活教育;2010年05期

5 尹成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0年04期

6 任彩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08年01期

7 汪丽;;由留守儿童引出的心理关照[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7期

8 呼占平;;亲情的味道:祖辈监护下留守儿童的心理感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郭永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0年18期

10 姚淼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一例关于留守儿童性格状况的实证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赵志瑜;赵现中;;寄宿学校3-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保护性因子作用探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娇丽;闫谨;;留守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文德;范丽恒;;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留守儿童日常烦恼与孤独感的关系: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的缓解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明君;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在我市启动[N];佳木斯日报;2008年

2 记者 吴采平 通讯员 高翔;七成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高翔;七成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N];健康报;2009年

4 衣晓峰 陈英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不容漠视[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5 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 陈玉霞;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对策建议[N];张掖日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 严玉琳;走进心灵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N];雅安日报;2010年

7 尹香力;他们的童年如何安放?[N];贵阳日报;2010年

8 李金健 陈雯 莫延钦;精神留守儿童:家庭分工断裂的罪与罚[N];东莞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庆国;别像风筝一线牵[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10 西和县姜席镇王集小学教师 王增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N];陇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2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蒋美华;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短程团体辅导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李盛林;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482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