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对855名中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测试。结果:①中学生行事风格、才干、人际关系人格维度呈显著性别差异;乡镇组中学生善良、情绪性人格维度呈显著性别差异;城市组中学生善良、才干人格维度有显著性别差异。②初中生善良、情绪性、处世态度人格维度性别差异显著;高中生外向性、善良、才干、情绪性人格维度性别差异显著。结论:女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具亲和力、情感丰富,诚信、重感情等内在品质更突出,利益导向更低;男生情绪更稳定,更有目标。高中比初中的性别差异更明显。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 中学生 人格特质 性别差异
【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号:05JAXLX006)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关于性别差异问题研究,已经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的成果和结论有:男女两性不仅存在着生理方面的差异,而且在心理发展的许多方面也同样客观地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性格及行为方面的差异、情感活动的差异、认知风格及智能发展特点的差异等等[1,2]。关于人格特质方面的性别差异,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2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Ⅲ):行事风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王登峰;《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2 高宏杰;苗丹民;刘旭峰;薛燕华;刘练红;;15FQ~+量表中文版信度与效度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魏江;王铜安;;个体、群组、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01期
4 王娜;;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影响作用的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邵华;刘晓明;赵金波;;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有没有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崔红,王登峰;西方“愉悦性”人格维度与中国人人格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登峰,崔红;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探索——中国人个性量表与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交互验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刘秋颖,苏彦捷;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开放性”——西方“开放性”人格维度与中国人的人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唐点权;青少年文明心理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6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张登浩;基层党政干部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幸福感[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宇;初中生性别角色认同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小芳;性别角色的鉴定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葛耀君;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中文修订版的信度与效度验证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仙红;结构方程模型在杭州市中学生行为问题分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5 吴云;长春市大学生体质特征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爽;美国Oxford英语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在贵州省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和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谢杏利;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初步编制及其自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杨丹丹;企业内部领导授权与员工工作自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梅晓菁;高中生性别角色双性化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6 罗明强,高镇松,陈政雄,肖攀攀,李植荣;精神分裂症不同类型的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7 李会波,刘秀清;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PQ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8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9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找出本字,才能弄懂通假字[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3期
2 刘溶;介绍一篇优秀的作文答卷[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4期
3 田初;一种新的查字法——五笔号码快速查字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4 曾福梅;我校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初步收获[J];人民音乐;1980年05期
5 秦兆基 ,李宁;试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规律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游顺钊;香港粤语的语助词(英文)[J];方言;1980年01期
7 B.W.罗宾纳特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茺蔚;教授英语的交际技能(一)[J];国外外语教学;1980年03期
8 朱谦儒;小夏做得好![J];江苏教育;1980年05期
9 顾飞凤;注意与教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10 刘思谦;;读《青春万岁》致王蒙[J];读书;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波;;中专卫校病理学演示法课堂教学效果初探[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周玉燕;;病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金欣;;对中学用英汉词典编纂的思考[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4 刘晓丹;孙英华;;外语阅读中的心译现象[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迟立强;;谈“分类”、“对比”的教和学的方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峰;张延丽;;以课文为中心改进阅读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王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刘德先;;中学生早恋心理特点[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卢华语;;论孙氏父子与孙吴兴亡及其历史启示[A];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严睿;;国防教育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准备途径[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云;认识小气男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黄训美(作者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德育教研室主任);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N];光明日报;2000年
3 陈德慧 杨庆瑞;青少年情感发展与人际关系[N];中国石油报;2000年
4 吴琬瑜;Brand Yourself:建立个人品牌[N];信息时报;2000年
5 亚周;“压力年代”的心理调适[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 张定远;“读写创”语文教改经验的结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罗克;避免孩子养成虚拟人格特质[N];福建科技报;2001年
8 天同证券 蔡志明;寻找创业型企业家[N];证券时报;2001年
9 魏颖烨;儿童片何愁掌声不起[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钱秋谨 王玉凤;多动症与多巴胺系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井世洁;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孟慧;企业管理者大五人格特质、特质目标定向和变革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龙海;中学生数学解释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韧;中学英语学习困难生意志品质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3 周珍;中学生空间图形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沈家华;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红;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宋星;民警人格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惠蓉;中学差生的自我价值感及其与控制源的关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颖慧;中学生物观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孙海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65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6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