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
本文关键词:文化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性别平等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思想 性别平等 学校教育 性别差异 当代文化 力量源泉 性别不平等 性别文化 教育思想 他者
【摘要】: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女性主义思想 性别平等 学校教育 性别差异 当代文化 力量源泉 性别不平等 性别文化 教育思想 他者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文化女性主义思潮起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备受关注。该流派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男女两性的差异性而不是相似性;秉承“女性优越论”,倡导重新估价与女性有关的价值;认定女性的价值高于男性,女性的价值和美德可以成为社会改革的力量源泉。文化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崔兰平;对五四先进分子探索妇女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刘祥文;;沿袭·颠覆·融合——浅析现代知识女性婚姻观念的嬗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张颖;许福兰;;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5 张筱南;乐雪;;缺失的女性——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长江论坛;2005年06期
6 郭方云;怪物魔镜中的自我——《弗兰肯斯坦》造物神话的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邹霞;;解析西蒙·波娃创作《第二性》的动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刘熠;《喜福会》: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与解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成青;社会性别——女性就业的制约因素[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马春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军;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李仲如;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波;权力与妥协——《佛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符号学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卓琳;挑战父权制: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明明;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维多利亚时代妇女问题的镜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芳;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7 李平;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庄渝霞;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潘梅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学;2003年
10 花宏艳;吕碧城思想及其词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园园;;加拿大的性别平等教育政策的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11期
2 陈雨亭;黄志成;;西方主要女性主义理论派别的教育思想概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10期
3 唐娅辉;;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性别平等[J];湖湘论坛;2006年06期
4 肖巍;;传统教育观的女性主义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方刚;;将性别教育引入学校性教育的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7年10期
6 李曦;;简析中国各个阶段教育的性别差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2期
7 李惠玲;杨盘华;;学校课程改革对性别平等关照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8 谷宏伟;;政府未能实现在女童教育上的承诺[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09期
9 黄颖;任军利;;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女童教育问题探讨[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10 唐娅辉;;论教育政策与性别平等[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胡琰;;“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西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学民主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张德胜;王采薇;戴世良;;大学生对于同志的态度量表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帆;中国教育推进性别平等超过世界平均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荣维毅;以教育手段落实性别平等[N];中国妇女报;2006年
3 记者 肖国忠 通讯员 孟宪范;从教育和就业入手促进性别平等[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郝卫江;60年 性别平等在教育中崛起[N];中国妇女报;2009年
5 王琰;“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性别平等的意识”[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史习江;性别平等意识走进教科书[N];中国妇女报;2005年
7 樊曦;亚太地区:六千万儿童未能享受中学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记者 陶映荃;全世界每年有近1.15亿失学儿童[N];工人日报;2005年
9 王晓辉;女童教育在哪里远离了平等[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应斌 兆玉 树立;响水“关爱女孩行动”温暖村民心[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海鸥;赞比亚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新燕;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群体中的性别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蕾;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师生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修慧;美国学校教育中性别平等法律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颖莹;课程中的性别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6 郭江红;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女童基础教育的扶持[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琦;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农村女教师专业发展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蔡晓雨;工作期待与家庭守望的执着与困惑[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艺怀;论女大学生性别正义教育[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8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8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