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与走向: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检视
本文关键词:流变与走向: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检视
【摘要】:理性审视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虽然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仍然存在着实践课程效能不高、课程板块缺乏融合以及多元文化课程不被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境况,美国教师教育正从加强大中小学合作、促进课程知识融合和开设多元文化课程等方面进行改革。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课程 历史 问题 走向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美国正式的教师教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不到两个世纪的改革和努力,已经跻身于世界教师教育的前列。客观地审视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渐进之路,不难看出,美国教师教育固然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和学者正在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志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与教师专业化[J];学科教育;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温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沈宏书,杨炳君,胡云;知识经济时代构建高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谢安邦,唐玉光,荀渊,母小勇,孟洁;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荀渊;谢安邦;;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历程与制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 魏妍;新世纪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微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红;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向混合型发展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顺英;体育教师教育:国际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邓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英美两国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谢艺泉;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顾志红;新课程的教师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杜雪兴;师训教师自我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邹立波;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迪;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杨彦;新《纲要》背景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变革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庆浩;张海钟;路宏;;新世纪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反思与培养模式探索——以兰州城市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2 陈志敏;;从美国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看校长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3 王凯;;专业品性:美国教师教育标准的新元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4 陶西平;;“复兴始于教师”[J];中小学管理;2011年08期
5 马文起;;美国教师绩效工资制的实施及启示[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6 倪文锦;;教育均衡:需从源头抓起[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7 李克军;陈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印第安纳州教师资质提高政策论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马丽丽;马冰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李茂;;影响了美国政治家的教师[J];基础教育;2006年06期
10 刘保兄;;美国教师领导教育研究综述[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文兵;;运用心理训练,降低教师职业倦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孙石月;;教会女校毕业生留美原因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3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涂元f^;;应试教育——中国现代教育的怪胎[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个普通的美国教师什么样?[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赵小雅;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记者 符德新;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红耘;探索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显舟译自《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美国教师用歌声抵制应试教育[N];音乐周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茂;美国教师如何应对恐怖袭击[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李茂;四分之一美国教师在“应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茂;优教优酬:美国教师很陌生[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卧松 编译 赵萍 编译;一个美国教师眼中的日本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历史演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谭菲;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yN;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們;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共生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艳荣;美国教师组织发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宝锦;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旅游;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雪垠;美国初任教师入职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4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64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