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9 05:18

  本文关键词:论中西文化传统差异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传统 教育技术 影响


【摘要】: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文化是我们理解教育技术之真谛的“阿基米德支点”,以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分析文化传统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并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文化传统 教育技术 影响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南国农,2006),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正如梅家驹先生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就一针见血地点中了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要害:“我们究竟要研究什么?我们的目的(促进学习)究竟达到了没有?先进的和传统的能不能绝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建军,祝爱武;从文化传统看中西方教育科学研究观念的差异[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2 鲍嵘;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J];教育评论;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志定;论教育与价值[J];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2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3 王长乐;文化、人格及其教育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朱式庆;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李兵;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杜钢,张会兰;美国文化传统浅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孙大廷,杨有林;论学位的本质属性[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9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立军;;可持续发展教育文化简论[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陈秀珍;;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4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周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投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谭再琼;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外语教育技术”专题论坛启事[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3期

2 蓝塞;;教育技术西部论坛暨东、西部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研讨会9月举行[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3 林格;;教育在教育之外[J];教育;2011年21期

4 孙静;;教育技术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5 苏显;陈捷;张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作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6 尚磊;;教育技术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19期

7 程凤敏;刘清利;;试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0期

8 毕忠宜;;加拿大教育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9 马金凤;马德俊;;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10 周静思;黄敏;;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绩效技术应用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管会生;强桂;;开放实验室的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教育技术开放实验室[A];2011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计算机科学》2011.7)[C];2011年

2 李超英;;加强个性化服务 创新教育资源建设[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马朝宏;教育技术是承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向前飞奔的一条铁轨[N];中国教师报;2009年

4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李怀龙;什么是教育技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王德权;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师素质的转变[N];贵州政协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寻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4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4 魏丹丹;教育技术资源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申恩林;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支持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马青;信息化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春华;量规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79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79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