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和汉族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及教育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29 02:28
本文关键词:蒙族和汉族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及教育对策
【摘要】: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兴安盟92名高中生、202名高职高专学生、202名中专生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不同性别、不同民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7%,中专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8%;(2)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专生心理健康水平;(3)蒙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4%,汉生为26.7%,蒙生敌对性明显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汉生焦虑、抑郁、强迫、偏执和恐怖明显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4)汉族男生的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蒙族男生且抑郁达到了0.01水平。 可见,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尤其是汉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 中专生 心理健康 蒙生 汉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1
【目录】:
- 中文摘要5
- 第一部分:导论5-12
- 一、研究的背景5-6
- 二、研究的意义6-7
- (一)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6
- (二) 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6
- (三) 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6
- (四) 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6-7
- (五) 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7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7-8
- (一) 心理健康7
- (二) 心理健康教育7-8
- (三)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8
- 四、文献综述8-12
- (一) 国外现状8
- (二) 国内现状8-10
-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10-12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12
- 一、被试12
- 二、研究工具12
- 三、研究方法12
- 四、评分标准和统计方法12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12-18
- 一、高中生与中专生各项因子得分情况及分析12-13
- 二、汉生与蒙生各项因子中度以上问题检出率比较及分析13
- 三、高中生各因子与青年组常模资料比较及分析13-14
- 四、中专生各因子与青年组常模资料比较及分析14
- 五、汉生各因子与青年组常模资料比较及分析14-15
- 六、蒙生各因子与青年组常模资料比较及分析15-16
- 七、汉生与蒙生各因子分比较及分析16
- 八、汉族男生与蒙族男生各因子分比较及分析16-17
- 九、汉族女生与蒙族女生各因子分比较及分析17-18
- 第四部分 蒙汉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18-19
- 一、强迫心理及成因18
- 二、人际关系敏感及成因18
- 三、抑郁心理的特点及成因18
- 四、焦虑心理的特点及成因18-19
- 五、敌对心理的特点及成因19
- 六、偏执心理的特点及成因19
- 第五部分 蒙汉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9-25
-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9-21
- (一) 教育性原则19-20
- (二) 理解和支持的原则20
- (三) 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20
- (四) 信赖性原则20
- (五) 主体性原则20-21
- 二、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21-22
- (一) 本体因素21
- (二) 家庭因素21
- (三) 学校因素21-22
- (四) 社会因素22
-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22-25
- (一)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22-23
- (二) 转变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23
- (三) 根据高中生特点,积极防范,及早发现,及时疏导23-24
- (四) 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4
- (五) 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24
- (六) 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门研究24-25
- Abstract25
- 注释25-26
- 参考文献26-29
- 致谢2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文英;对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蒙汉学生体质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2 孙萨日娜;进城求学的蒙古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燕;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39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39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