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试析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本理念

发布时间:2017-10-05 13:15

  本文关键词:试析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本理念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 精英教育 教育国际化 理念


【摘要】:新加坡教育能得到迅速、均衡的发展,得益于政府创导的教育政策的基本理念即始终坚持教育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和教育必须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的理念,双语教育政策的政治视野与环球经济视野理念,精英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国际化理念。一部新加坡教育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经济腾飞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教育政策理念的发展史。
【作者单位】
【关键词】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 精英教育 教育国际化 理念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那么,新加坡的教育是如何得到均衡发展的呢?一、始终坚持教育必须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的理念教育要发展,经济必须先行。新加坡教育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种令世界瞩目的均衡程度,得益于政府始终坚持教育必须为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祝怀新,刘晓楠;新加坡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评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贾东立;;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特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3 张裕平;;新加坡普职分流政策的特点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刘红英;;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凤;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静;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运营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陆海虹;创业教育,,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谈颖瑜;新加坡《小学华文》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李艳;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育整合的教学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冰杰;多媒体在中小学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斌;初级中学德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天桥;中国和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余彬;终身教育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邹瑞睿;新加坡国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武小军;;新加坡教育政策及社会效力对我国实施双语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18期

3 吴剑丽,袁锐锷;试析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沈坚;;双语教育求实效 创新发展育新人——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瞥[J];江苏教育;2007年17期

5 李雯;丁曙;;美国最后的双语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12期

6 ;苏州教育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搭建发展阶梯[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3期

7 张东生,王建武;对目前“双语教学”的思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高峰;在双语教育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尝试[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1期

9 陆天池;沈梦兰;张嘉巽;丁宇红;宋春蕾;;为常态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苏州市“双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回顾[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8期

10 牛朝霞;开发双语活动课程,激活双语教育的整体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吴敏 褚恭敬;疏附大力发展农村双语教育[N];喀什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冯瑾 李行;发展双语教育打“组合拳”[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王文博;我区稳步推进双语教育[N];喀什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任红芳 特约记者 严鹏举;自治区双语教育督查组温宿考察[N];阿克苏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文博;优先实施教育援疆[N];喀什日报(汉);2011年

6 记者 王文博;我区双语教育深入人心[N];喀什日报(汉);2011年

7 特约记者 陈晓升;拜城:优惠政策促进双语教育[N];阿克苏日报;2008年

8 实习记者 陈治怀;我区4.2万名学生受惠双语教育[N];塔城日报;2010年

9 陈丰;加强双语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N];新疆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赵小雅 戴嵩松;苏州,为双语城市而努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露;加拿大双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剑丽;试析二十世纪末美国加州新双语教育政策——加州227提案获胜的动因及其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晓凤;美国双语教育TWI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燕;美国双语教师培训制度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76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76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