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05-01 16:50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的能力。一般来说,个体首先面临原平衡状态的打破,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同时经过学习诱因的作用和积极的自我调整,最终实现学习适应。 人格特质反映了个体比较一致的行为倾向、内心体验特点及稳定的内在动机特点,是个体行为的核心动力因素。大五人格模型是近年来得到普遍认同的人格模型,包括情绪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五种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 对大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等特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学习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本研究以56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学习适应性
        1.1.1 学习适应性的概念
        1.1.2 学习适应性的结构与测量
        1.1.3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特点研究
    1.2 人格特质
        1.2.1 人格特质
        1.2.2 人格特质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2.3 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3 学业自我效能感
        1.3.1 学业自我效能感
        1.3.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1.3.3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 心理健康
        1.4.1 心理健康
        1.4.2 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1.2 研究问题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3.2.2 大五人格量表
        3.2.3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3.2.4 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20)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分析
        4.1.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分析
        4.1.2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专业差异分析
        4.1.3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4.1.4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4.2 学习适应性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4.2.1 学习适应性与大五人格的相关分析
        4.2.2 大五人格对学习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4.3 学习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4.3.1 学习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3.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4.4 学习适应性与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4.1 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4.2 学习适应性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5 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间关系分析
        4.5.1 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5.2 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回归分析
        4.5.3 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4.5.4 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适应性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第五章 综合讨论
    5.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
        5.1.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分析
        5.1.2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专业差异分析
        5.1.3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5.1.4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5.2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作用分析
        5.2.1 人格特质维度对学习适应性总分的影响作用分析
        5.2.2 人格特质维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分析
        5.2.3 人格特质维度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作用分析
        5.2.4 人格特质维度对学习能力的影响作用分析
        5.2.5 人格特质维度对学习态度的影响作用分析
        5.2.6 人格特质维度对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5.3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作用分析
        5.3.1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总分的影响作用分析
        5.3.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各维度的影响作用分析
    5.4 学习适应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分析
        5.4.1 学习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影响作用分析
        5.4.2 学习适应性对自我肯定的影响作用分析
        5.4.3 学习适应性对抑郁的影响作用分析
        5.4.4 学习适应性对焦虑的影响作用分析
    5.5 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5.5.1 大五人格的作用
        5.5.2 学习适应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4042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4042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c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