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5 05:16
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与完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体育作为最后一个学校体育的教学阶段,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最为重要的时期。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游泳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最受欢迎的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游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是在紧急落水时刻保护性命的重要保证。因此,探索高校游泳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游泳技能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体育学院18级研究生3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从50米速度游、蛙泳手臂技术、群体凝聚力、学习兴趣、学生接受能力等几方面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合作式教学实验,旨在探索合作式教学模式在西安体育学院游泳辅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在50米速度游及蛙泳手臂技术评定两方面实验组所得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证明了实验前预设的结论即合作式教学会对教学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正确的。2、合理的运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蛙泳手臂技术动...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关键词概念界定
1.4.2 合作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4.3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观察法
2.2.5 问卷调查法
2.2.6 教学实验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检测
3.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身体指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3.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群体凝聚力的对比分析
3.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游泳兴趣的对比分析
3.2 实验后测结果及分析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50 米速度游成绩分析
3.2.2 实验后蛙泳手臂技术评定结果分析
3.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对比分析
3.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兴趣水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2.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出勤率的对比分析
3.2.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接受能力对比分析
3.2.7 实验后实验组教学反馈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46303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关键词概念界定
1.4.2 合作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4.3 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观察法
2.2.5 问卷调查法
2.2.6 教学实验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检测
3.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身体指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3.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群体凝聚力的对比分析
3.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关于游泳兴趣的对比分析
3.2 实验后测结果及分析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50 米速度游成绩分析
3.2.2 实验后蛙泳手臂技术评定结果分析
3.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对比分析
3.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兴趣水平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2.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出勤率的对比分析
3.2.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接受能力对比分析
3.2.7 实验后实验组教学反馈结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46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046303.html
上一篇:体适能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