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2:08

  本文关键词: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朱家骅 教育活动 教育思想


【摘要】:朱家骅是中国现代史上文人从政的典型之一,历任中枢要职,不管在公务、党务、教育、学术,还是国民外交上,都是同时肩负好几个不同领域重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对朱家骅进行研究,绝不只是单纯的人物研究课题,而是涵盖了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教育、学术、社会、党派、外交等等领域的研究,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应给予客观的历史定位。朱家骅曾两度出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其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对民国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民国教育史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个人认为,通过对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研究,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民国时期的教育状况,又可以加深对特定历史人物的认识,故我选择《朱家骅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研究》作为我毕业论文之选题。本文分三大章节展开论述,力求比较完整的将朱家骅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呈现出来。 第一章介绍朱家骅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首先是实掌中山大学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有:统一学校机构、改革科系设置、广聘教授人才和充实图示仪器四大方面。其次是第一次出任教育部长时期,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大部分来写。最后是第二次出任教育部长时期,分为教育“应变”和教育复员两大部分。 第二章介绍朱家骅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包括教育方针观、青年修养观、法律教育观和边疆教育观四大部分。教育方针观主要针对抗战胜利前后朱家骅对教育宗旨、教育本质、教育意义的不同认识来论述。青年修养观从精神修养、知识修养和品行修养三个方面展开。法律教育观主要根据朱家骅在法律教育委员会上的五次讲话进行的总结。边疆教育观的内容分为补充边疆教育师资、培养边疆人才、选拨边疆人才等三方面。 第三章则是对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评价,内容包括影响朱家骅教育实践活动与思想的几个因素、朱家骅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朱家骅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最后是结语,对朱家骅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进行高度概括,指出了朱家骅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警惕人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关键词】:朱家骅 教育活动 教育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0-092;G52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一、选题立意9-11
  • 二、研究现状11-12
  • 三、资料收集12-13
  • 四、研究方法13
  • 五、创新与不足13-14
  • 第一章 朱家骅的教育活动14-48
  • 第一节 实掌中山大学时期14-19
  • 一、统一学校机构15-16
  • 二、改革科系设置16-17
  • 三、广聘教授人才17-18
  • 四、充实图书仪器18-19
  • 第二节 第一任教育部长时期19-35
  • 一、学校教育的整理与改革20-31
  • 二、社会教育的开展与推进31-35
  • 第三节 第二任教育部长时期35-48
  • 一、教育"应变"35-39
  • 二、"教育复员并非还原"39-48
  • 第二章 朱家骅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48-68
  • 第一节 教育方针观48-55
  • 一、教育的宗旨48-49
  • 二、教育的目的49-52
  • 三、教育的本质52-54
  • 四、教育的意义54-55
  • 第二节 青年修养观55-58
  • 一、精神修养55-56
  • 二、知识修养56-57
  • 三、品行修养57-58
  • 第三节 法律教育观58-63
  • 一、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59-60
  • 二、关于中国法律教育进程的特点60
  • 三、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筹划60-61
  • 四、关于学校法律教育的建议61-62
  • 五、关于社会法律教育的建议62-63
  • 第四节 边疆教育观63-68
  • 一、补充边疆师资64-65
  • 二、培养边疆人才65-66
  • 三、选拔边疆人才66-68
  • 第三章 对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思想的评价68-84
  • 第一节 影响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思想的几个因素68-75
  • 一、"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68-69
  • 二、德国教育的影响69-72
  • 三、戴季陶和蔡元培的影响72-75
  • 第二节 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思想的积极意义75-79
  • 第三节 朱家骅教育活动与思想的局限性79-84
  • 一、党化思想在其头脑中根深蒂固80-81
  • 二、很多教育活动没有取到预期效果81-82
  • 三、对妇女教育、家庭教育较为轻视82-84
  • 结语84-86
  • 参考文献86-89
  • 附录89-90
  • 后记90-91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兴毛;戴季陶教育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12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12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